SOGO論壇

標題: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148 [列印本頁]

作者: kgbt280915    時間: 2019-2-11 07:32:00     標題: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148

◎    圓教菩薩必須具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是佛法之根本。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歡喜心是什麼都能包容,如彌勒菩薩大肚皮滿面笑容,心中一定清淨,亦即四悉壇中之 世界悉壇,令眾生生歡喜心。心地清淨才是福氣,有財富並不是福氣,功名富貴更是煩惱的泉源,生活勉強過得去,每天有兩頓乾飯吃,閒暇無事能有興趣讀誦《金 剛經》,是天下最有福報的人。天天讀誦《金剛經》,能照經中所說的義理實行才算是受持。讀誦是念念不忘,早晚讀誦,想想自己是否照著經中意旨作了。讀誦受 持不著空,一心清淨不著有,讀誦受持便得悟自心性無實無虛,遠離二邊,會歸自性,清涼自在,其樂無窮。

◎    金剛般若一現前即已進入成佛成菩薩的道路,若不度眾生則只能證阿羅漢,只能斷煩惱障,不能斷所知障。博學多聞,廣度眾生,才能知世出世間一切萬事萬法,所 以度眾生還是多分對於自己有益處。為了破自己的所知障,廣接眾生而心中清淨,無能度所度,四相均離開,天天在度,天天無度,無三世亦無十方,什麼都加不 上。

◎    凡夫的修行難以見性,是因為有障礙之故,但障礙並非一下子所能斷除。修行法門雖多,而其綱領則是去三障,無論什麼法門只要是去障就是佛說的,不能去障則是 魔說。《金剛經》之作用就是去障,所謂破三障、成三德。三障第一是惑障,迷了才生煩惱,從粗淺的方面說就是見思惑,破三界內的見思即是羅漢。凡夫不覺,不 知道每日生活在煩惱之中,見思以我見為一切煩惱之根本,我見一破,一切都解決了。凡夫二乘都生活在邊見中,羅漢所斷的是粗相而非細相,見思惑有十個:我 見、邊見、邪見、見取見(非果計果)、戒取見(非因計因)、貪、瞋、癡、慢、疑。前五為見惑,後五為思惑,都是以我見為本,故破我則惑障除,而成般若德。 見惑中不能歸併到其他見中者均屬於邪見。如一人不相信因果報應,什麼事都作得出來,所以佛在經中講的因緣果報之事非常詳細,就是希望人人都能保持人身,人 身一失掉,學佛的本錢就沒有了。第二是業障,我們在過去生中不知道造了多少罪惡,沒有天眼通,當然不知道,業繫種子藏在阿賴耶識中無量無邊,所以如果能滅 罪則業障除,而成解脫德。但滅罪談何容易,必須不分別把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不執著把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於是乎前五識就隨著轉為成所作智,第八阿賴耶識 轉為大圓鏡智,罪自然就消滅了。第三是報障,報者苦報身也,起惑造業一定要受果報,人生本為酬業而來,五倫眷屬均有宿因,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永遠糾纏不 清,如能懇切接受佛的開示,知一切遭遇均是應得的果報,逆來順受,沒有妄想,就很容易入道。報障若除,即能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亦即能究竟成就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成就如來,故報障除則成法身德。總而言之,我見罪業由無明生,無明破則惑業二障漸消,乃能證法身。

◎    一切萬法皆是心所變,為什麼研究大乘大部頭經典方能見性?因為小部頭的經言簡意賅,例如《金剛經》聽三遍即不願再聽;大經天天讀誦,認真研修,很不是容易 事,如有機緣天天聽經,千萬不要失掉機會。真正要講破迷開悟,也須要讀大經。阿賴耶識行相微細,就相上講,佛對小乘根性不常講第七、第八識,怕其發生誤 會,執著阿賴耶識為我,到今日南洋小乘教只知第六識,還執著大乘非佛說。如在初學道場不能講太深,愈簡單愈好。欲求身體健康必須心理健康,欲心理健康必須 通心性之學,四無量心發到極處,一切眾生皆是四無量心之對象,亦能消業障、滅痛苦,未見性以前亦能得到少分的解脫自在。

◎    教有藏通別圓,前三為權為粗,後一為實為妙。權是權巧方便,因眾生根機深淺不同,障礙亦有厚薄之異,迷重障深者不得不權說,否則便不能契機,但是雖屬權宜 之說亦不可輕慢之,頓超仍然要經過藏通別的階段,不過不停住而已。眾生根性不一樣,遇根鈍者不用權巧方便即無法度他,尤其在今天,眾生煩惱比從前重得多, 環境也比昔時複雜零亂,各國雖有佛法,但均是初階,美國的佛法才在起步,希望他們能夠擔負起續佛慧命的任務。

◎    前五識緣性境,屬了別,非分別,它不造業,它的一切造作須與第六識俱起的時候才有造業,《楞嚴經》說六為賊媒即是指第六識。不攀緣外境是戒,心中不起一念 是定,境界了了分明,身心清淨自在是慧。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時時鍛鍊,日久了,什麼業障都能夠消掉。第六意識是賊之渠魁,功力甚大,以第七識為所依,與前五 根相應和合,造諸善惡之業,皆納第八識中,如倉庫保存,隨時遇緣起現行。第七識常時執取第八識見分為內自我,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常俱,故名染污 識,遂使第八識擔阿賴耶識之名,阿賴耶是音譯,其原義為我愛執藏現行識。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