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懇求解釋個人的疑慮-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列印本頁]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0 06:05:01     標題: 懇求解釋個人的疑慮-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本帖最後由 ghjgajg 於 2019-2-20 07:07 編輯

很多大德都能解惑,個人不才,也能接受以下的說法。

色即是空-色相本質是空性,

例如:試著把一張桌子磨成粉末,再從粉末中,觀想它的構造是分子,原子,

然後再一直細分下去,就可以觀想到,其實這張桌子的本質是空性。


小弟不才,2個問題;

1. 空即是色(把-色即是空-倒過來推演),空性如何產生色相?


例如; 如果依照上面所舉的桌子例子,如何,從一個不知道空,就可以認定它,

或者是,認定它,是一張桌子呢?

(誰能準確知道一堆分子原子,一定組成"一張"或"半張"或"一張半"桌子?)


2.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假設第1個問題能夠解答,那麼,所謂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即是",如何解釋呢?



[即是jí shì,词典解释,1.如此,2.就是]


是不是, 個人的理解, 色相"就是"空性,空性"就是"色相呢?


個人不才,超級疑惑:

一張桌子能觀想到它的本質是空性, 隨便指一個空性, 就能說它是一張桌子?


個人不才,一直困惑著,一直想不通,懇請各位大大,給小弟解釋解釋一下,無限感激!


作者: divente    時間: 2019-2-20 22:26:36

大德您好
末學的體悟是
色空相生相依
色從空生,以色辨空。執空頑空,也是執相,一入色空(有無),未見如來。
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地藏菩薩
作者: 風雷益    時間: 2019-2-20 23:31:21

有沒聽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個說詞,

這是從一首詞裡來的,其實哪來的也不重要.

您想的太多了,這類東西只要看一句就好.

色即是空單這麼一句就夠了,萬應而無有不足.

反過來寫一遍單純是湊字數好看好聽俗又有力而已.

還一票人能掰出一堆的哩.


作者: 龍馬    時間: 2019-2-21 03:28:32

幻 幻 幻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1 09:24:41

divente 發表於 2019-2-20 22:26  
大德您好
末學的體悟是
色空相生相依

感謝大德:

色空相生相依--本來就是個人的感悟.

個人不才的問題是:  空 是如何能 生 色相?

無中生有?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1 09:27:40

richard32W 發表於 2019-2-20 22:43  
1. 空即是色(把-色即是空-倒過來推演),空性如何產生色相?
ans:緣生緣滅
我個人心得,僅供參考 ...

感謝大德:

緣生緣滅--說得真對

個人不才的問題是:  緣滅後,是如何讓 緣 如何再生?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1 09:38:24

richard32W 發表於 2019-2-20 22:48  
2.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假設第1個問題能夠解答,那麼,所謂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即 ...

感謝大德:

重點不是即是,而是"空色無異"--說得真對.

個人不才的問題是: 空 = 色?  虛空 = 色相?

如果要說, 虛空 透過 因緣 產生了 色相

例:  桌子(色相) 本俱 空性,那麼  空性 中如何 又生成 桌子? 而不是生成 椅子?

是不是能說, 只要因緣俱足, 桌子可以轉變生成  椅子呢?

因為 桌子 椅子 皆為空性!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1 09:48:22

風雷益 發表於 2019-2-20 23:31  
有沒聽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個說詞,

這是從一首詞裡來的,其實哪來的也不重要.

感謝大德:

"反過來寫一遍單純是湊字數好看好聽俗又有力而已"--見解很給力。

個人不才的想法, 佛說法,應該,字字璣珠,字字皆有深意,

開經偈不是常念到, 願解如來真實義.

凡夫不才, 應該心懷謹慎, 誠心求得,  求解如來真實義.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1 09:56:54

龍馬 發表於 2019-2-21 03:28  
幻 幻 幻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感謝大德: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回復得真好.

個人不才的問題是,夢幻 與 泡影 是如何 生成 一切有為法?

不然的話,一切有為法 如 夢幻泡影之後, 一切有為法 不就 消失無影無蹤了?

再者,一切有為法  皆由 無明 而生.

無明 是如何 生成 一切有為法呢?



作者: divente    時間: 2019-2-21 10:42:49

ghjgajg 發表於 2019-2-21 09:24  
感謝大德:

色空相生相依--本來就是個人的感悟.

杯子中間是空的,杯身是色相。容納杯身的空間又是空。又是因為地球的色相,才有了容納杯身的空。
地球的色相,又是因為宇宙的空。而當看到了宇宙中,存在的其他行星恆星。我們就可看到色空相依。
這其實就是明從暗生,淨從饖出。有了比較對立,才能辦別明確的個別存在。
這是末學的感悟,希望對您有幫助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地藏菩薩。

作者: 老奸是誰    時間: 2019-2-21 13:29:04

ghjgajg 發表於 2019-2-21 09:56  
感謝大德: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回復得真好.

問、空智被達摩大師敲頭那一段,請問空智懂了什麼??(從8分50秒左右開始看)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w-KbRofjtc&ab_channel=allaboutbuddha[/youtube]

答:其實""有人""講了這兩題,有點難答,因為我不是空智法師,很難知道他到底懂了什麼,不過呢,我從雙方的互動之中,倒是看出了一個關鍵。

空智說:""心、佛以及眾生,三者都是空,現象的直性是空,無聖無凡、無施無受、無善無惡、一切皆空,對不對""

達摩祖師敲了他的頭,空智痛得摸了摸頭,問達摩祖師為什麼要打人,達摩祖師問他::""如果一切皆空,那何來痛苦??""

一個說一切皆空,另一個說不是,因為痛苦是當事人實實在在的感受,那問題出在哪裡呢??

空智前面講空,後面說無,所以他顯然把""空""跟""無""畫上了等號,也就是說,他以為""空即是無""。

達摩祖師說:""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這段,有些人大概會以為他在講廢話,其實不是,什麼是看不到的事物??聽不到的聲音??不知的事物??表示空智他沒有認真去觀察,一切的現象,不是空,而是相續變遷,相生相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說無差別,還是有差別,差別在哪裡??體無差別,因為心即佛,佛即心,心悟即佛,未悟即眾生,在本體上沒有差別,但在相上有差別,所以空智講心佛眾生三者皆是空,那就錯了。

在佛法裡面,空不等於無,空是有,所謂""空有不二"",以為空是無的人,就是掉進文字障了,就跟那個""無念""一樣,有些人就掉進文字障,以為""無念""就是""斷念"",其實""無念""是""離念"",不是""斷念""。這也就是為什麼佛法不能自己來,要請教善知識,請教出家法師,因為""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解"",你自己讀,就會掉進文字的陷阱。

正因為""空有不二"",所以心經才會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跟"有"的轉換是極其快速的,所謂的物質,是極其快速的量子震動,也就像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間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段就是在講,物質現象是快速的量子震動,所以變遷極為的快速,你說有,但因為生滅太快,空跟有的變換速度太快,,所以說有,也是空,因為極其短暫的存在過,你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所以說是""真空妙有""。(心經後面講諸法空相,空中無色,那是在講另一段,真心起用的狀況,前面是講現象界,不一樣)

淨空法師講解過,一彈指間三十二億百千念,那一秒假設四下彈指,在一秒之間,你的微細念頭有多少?一千二百八十兆,每一個念頭都會變成物質(念念成形),就好像一個全息影像,在你身邊撥放,我們看電影,一秒24張底片,就已經可以讓你信以為真,那一秒有1280兆的底片撥放的全息影像,你就會完全陷在裡面,以為它是不變的,固定的,其實它是一直在變,快到讓你看不見,微細到讓你無法觀察,佛法講這叫做""相生相續相"",為什麼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是講現象外境變遷快到像閃電一樣,像夢境、泡影一樣無法捕捉,因為變遷太快了!!楞嚴經裡面,波斯匿王講到他感覺身體變老的速度,是""念念遷謝"",每個念頭閃過之間,都在不斷地老去,那不是用年月日時的速度在改變,而是念頭與念頭之間的極短時間,就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我之前也講過,這一秒的你,跟上一秒的你,其實已經不是同一個人,因為從物質ˋ的構成來看,你呼吸飲食排泄,你的身體構成早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因為相生相續相,所以我們很難觀察到,但是儀器夠精密,可以觀察到一部分。講到這邊,就知道,佛經都是通的,講的其實都是相通的東西。

所以,達摩祖師敲空智的頭,要他好好觀察相生相續相,告訴他""空不等於無"",所以""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要好好去觀察,痛苦有沒有,當然有,但是它是怎樣在變化的??苦的變化是什麼??痛苦有物質(肉體)的苦,精神的苦,也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苦,它是真空妙有,後面要怎麼樣去處理,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1 22:02: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1 22:04: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1 22:05: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去看流星雨    時間: 2019-2-22 03:50:50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9-2-22 04:36 編輯

會有這疑問,主要是長期以來,通常大家會把空跟無聯想在一起。
或者把空聯想成空無之類的,末學想在如此的理解中,
提供另外一種思維!

通常接觸到的解釋,都把空說成沒有、假的、虛無....

很多人會拿杯子做比喻,杯子是有,但因為杯中空無,
故有杯子之作用!杯為體,空為用!二者一體兩面。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只是有的另一面,也就是仍然是一種相對立的狀況!
執於空跟執於有,都是我執,也就是無明之本源!

但這樣就仍在世法中,並沒有出離世法。

想思維這問題,可以把心經的經文還原:
(玄奘大師為讓經文優美,有點壓縮美化。)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還原為: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將經文還原後,有助於讓我們更感受到經文要表達的意思!

末學是覺得 "空" 以金剛經中的 "一合相" 來體會較易感受..
諸緣聚合時為 "有" , 諸緣離滅時為 "空"。

如果再以杯子作比喻的話,可以想像一個杯子在眼前為我們所用,
可能須有..原料的聚合、挖礦、冶煉、製造、運送、販賣、購買.....
等機緣。

而這之中的任一機緣,又是其他眾多的機緣聚合而成!
然後又可能經過很多的使用、放置、打破、清掃、回收或掩埋......
機緣又再漸次變化..

它不是恆常,所以不能執於有,
但它當下確實是諸緣聚合存在,所以不能說是無。


回頭對照心經一開始之經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如此應更能了知心經所要表達之義,
也可知道為何一般常說心經是金剛經的精華濃縮這樣的說法。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2 11:43:54

divente 發表於 2019-2-21 10:42  
杯子中間是空的,杯身是色相。容納杯身的空間又是空。又是因為地球的色相,才有了容納杯身的空。
地球的 ...

感謝大德:


"杯子中間是空的,杯身是色相。......地球的色相,又是因為宇宙的空。"--認真讀了3次。


個人不才的解讀,杯子的杯壁跟杯子中間,是 "對立" 的概念--不是能 "互換" 的概念。

深究之後, 空與色相,是 "對立" ,不是 "互換" 。

那麼, 色不能即是空, 空不能即是色。

簡單說, 色還是色,空還是空。

又墮入,空與色的,對立看法了。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2 11:44:46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9-2-21 13:29  
問、空智被達摩大師敲頭那一段,請問空智懂了什麼??(從8分50秒左右開始看)

感謝大德:


個人不才,

1. 非常感謝大德的仔細回應, 寫的那麼多,那麼仔細。真的真的非常感激。


2. 一切的現象,不是空,而是相續變遷,相生相續.....心即佛,佛即心,

心悟即佛,未悟即眾生,在本體上沒有差別,但在相上有差別。"........

"空智講心,佛,眾生,三者皆是空,那就錯了。"


個人不才的解讀: 空即是不空,不空即是空。空與相,"互換迅速",來不及分辨它們之間的異同。

那麼, "佛,眾生,三者皆是空" 是錯! 何者是對的呢?


3. "空不等於無,空是有,所謂""空有不二""....其實""無念""是""離念""不是""斷念""。

"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解"",你自己讀,就會掉進文字的陷阱。"


個人不才的解讀:

3-1. "空不等於無,空是有"---是不是說, "空" 這字,就是"色相"。不管,"空" 代表什麼。


3-2. "空有不二"---是不是說,"空""有"相依。那麼,何必說"空", 何必說"有"呢?

一提"空""有",即是分別。怎能說,"空有不二"呢?


3-3."無念""是""離念""不是""斷念""。

---無論是,"無念""離念""斷念"---都是念念念。有念,即是不空。單憑"空"...如何成"念"呢?


3-4. "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解"....掉進文字的陷阱。"

---用文字解釋佛法, 似以"文字"指月。文字, 總要, 指向月亮, 不能指向星星。

佛法仰賴,善知識解說釋疑,換句話來說,"空"-=>"色"。"色"又==>"空"。糾纏難解。

是否能解讀成,以手指指月,月亮反向,又指向手指?



4. "正因為""空有不二""..."空"跟"有"的轉換是極其快速的...

所謂的物質,是極其快速的量子震動,..."真空妙有"。"


----此一見解,讓人耳目一新, 彷彿,似有似無,感受到什麼。 一時間,

說不清,道不明。不過,有點,甘露洗眼,眼前是幻是真。

----可是,"所謂的物質,是極其快速的量子震動"

----既為"震動",就是"不實在",既為"不實在",就是"捉摸不定",既為"捉摸不定",就是

"真空妙有"。 所謂, "妙有", 就是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

----那麼, "真空" 即是"不空"?  何來, 真正的空, 能生妙有?


5. "達摩祖師敲空智的頭...."空不等於無"....要好好去觀察,痛苦有沒有...痛苦有物質(肉體)的苦

,精神的苦,也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苦,它是真空妙有"。


個人不才的解讀:

----五蘊,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

----敢問大德----因應哪部經典,有助於,凡夫的我,觀察相生相續相?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2 11:45:16

richard32W 發表於 2019-2-21 22:04  
真如(空性)有了解就好,還是把做人的因緣與本分做好比較重要.


感謝大德:

"真如(空性)有了解就好,還是把做人的因緣與本分做好比較重要"


----敢問大德---"真如"無法確實了解,無法捉摸,哪來的一把尺,可以用來衡量,

做好,做人的"好"本分, 還是"不好"的本分呢?---做人的"本分"? "本分"所指的是什麼?

----是不是可以解讀, "本分"---基本5戒--不殺盜淫妄酒。

那麼, 為什麼, 守5戒,是做人的本分呢? 只是, 守法,就可以說是佛法的入門?

一切法,是人所制定的,不是"空", 又怎能夠透過,"不空",來了解,"真如"呢?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2 11:47:31

richard32W 發表於 2019-2-21 22:02  
1.桌子(色相) 本俱 空性,那麼  空性 中如何 又生成 桌子? 而不是生成 椅子?
該可形成萬物的真如,其時空因 ...

感謝大德:


"因緣俱足,真如(空性)可變萬事萬物....是的,其真如(空性)一如"


----敢問大德---真如,因何緣故,能生一切,有為之法呢?

作者: ghjgajg    時間: 2019-2-22 11:48:07

richard32W 發表於 2019-2-21 22:05  
如果有空的話,念一下---秘密----或是量子物理的科普書籍,有助於你了解.

感謝大德:

"量子物理的科普書籍,有助於你了解"

----非常感謝大德指引,


量子物理


"量子力學是經歷最嚴格驗證的物理理論之一。至今為止,尚未找到任何能夠推翻量子力學的實驗數據。

大多數物理學者認為,「幾乎」在所有情況下,它正確地描寫能量和物質的物理性質。

雖然如此,量子力學中,依然存在著概念上的弱點和缺陷,除前面所述關於萬有引力的量子理論的

缺乏以外,現今,對於量子力學的詮釋依然存在著嚴重爭議。

從初始到現今,量子力學的各種反直覺論述與結果一直不停地引起在哲學、詮釋方面的強烈辯論。

甚至一些基礎論點,例如,馬克斯·玻恩關於機率幅與機率分布的基本定則,

也需要經過數十年的嚴格思考論證,才被學術界接受。

理察·費曼曾經說過一句銘言:「我認為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懂得量子力學!」

史蒂文·溫伯格承認:「依照我現在的看法,完全令人滿意的量子力學詮釋並不存在。」"



-----感念大德---個人不才,生命有限,不想念完一個又一個又一個的的物理博士後,

然後,對於生命意義,仍然茫然無所遵從。 所以,才來這裡討教,有修為的大德們的提攜。

無論如何, 由衷感謝大德指引。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7 20:29: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7 20:3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7 20:3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7 20:36: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7 20:39: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7 20:4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richard32W    時間: 2019-2-27 20:48: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1 22:13:20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1 22:23 編輯
小弟不才,2個問題;

1. 空即是色(把-色即是空-倒過來推演),空性如何產生色相?

2.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假設第1個問題能夠解答,那麼,所謂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即是",如何解釋呢?


是不是, 個人的理解, 色相"就是"空性,空性"就是"色相呢?


個人不才,超級疑惑:

一張桌子能觀想到它的本質是空性, 隨便指一個空性, 就能說它是一張桌子?
個人不才,一直困惑著,一直想不通,懇請各位大大,給小弟解釋解釋一下,無限感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即是即是色」這句話其實是延續前面的「照見五蘊皆空
所以「色即是」的「」字,與「五蘊皆」的「」字,是同一個意思

只要搞懂「五蘊皆空」是指什麼,自然就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指什麼

-------------------------------------------------------------------

《持世經》虚妄五受陰空無所有。從顛倒無明闇冥起。虚誑妄想但誑凡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色乃至識空無所有。眼處乃至意處空無所有


「五蘊皆」的「」,是指:無所有

五蘊皆=五蘊無所有=五蘊

《放光般若經》無有五陰 汝等見有五陰。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汝等於無陰中見有陰。

-------------------------------------------------------------

所以說,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指:
「色」即無所有無所有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1 22:56:01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1 22:57 編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五蘊皆=五蘊無所有=五蘊

因為 五蘊,
所以心經說,「空」中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是故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界。乃至意識界。無明.....

-------------------------------------------------------------------

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這意思就是指:菩薩發現根本無三界

《正法華經_藥草品》
解一切如化 幻夢野馬影    
深山響芭蕉 三界無所有

《正法華經_藥草品》
三界空十方一切如化如幻。如夢野馬深山之響 悉無所有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2 16:34:29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2 16:35 編輯
龍馬 發表於 2019-2-21 03:28  
幻 幻 幻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色與有異不。受想行識與有異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色不異不異色。色即是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五蘊皆=五蘊皆=五蘊無所有

佛陀說「一切法如幻 如夢....」這意思就是在說:
一切法都無所有.根本沒有萬法

《佛説四不可得經》一切如化如幻。計皆本無

《大乘入楞伽經》
諸法如幻夢 無生無自性    
以皆性空故 「無有」不可得

《正法華經_藥草品》
解一切如化 幻夢野馬影    
深山響芭蕉 三界無所有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2 17:34:38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2 17:40 編輯
ghjgajg 發表於 2019-2-21 09:24

色空相生相依--本來就是個人的感悟.

個人不才的問題是:  空 是如何能 生 色相?

無中生有?

所謂「色相」,應該就是指:世間森羅萬相。亦稱「萬法

佛經說,世間萬物是從「無明」生。
現世無明」就起於:「六根」與「六塵」相對


六根」與「六塵」相對,就是:現世無明】。亦名顛倒

《大方廣佛華嚴經》
悉知諸世間。 皆從無明
無明若滅者。 則無有世間

《大方等大集經》因 而生愛心。愛心者即是無明
《大寶積經》以者 名為顛倒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2 17:49:34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2 18:19 編輯
個人不才的問題是:  緣滅後,是如何讓 緣 如何再生?

「緣」就是指,「六根」與「六塵」

「六根」與「六塵」相對,「緣」就不缺,
「緣」不缺,你就會一直妄見萬法有生有滅
舉例:
看見嬰兒出生。這叫做:「法」隨出生
看見彩虹消失。這叫做:「法」隨消滅

《大寶積經》
眼.色倶為。 而生起於識    
闕則不生。 譬無薪之火    
如是生諸法。 和合互相生

------------------------------------------------------------------------------

《大乘入楞伽經》 正等覺者永離一切諸根境界

諸佛已經永離「根.塵」
所以不再妄見「法」有生有滅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2 18:46:46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2 18:51 編輯
因為 桌子 椅子 皆為空性!

佛經中常出現:空性_性空_無自性_空相_無相....這些字
其實這些字的意思,都是等同一個「」字
都是在表達 萬法空無所有」的意思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緣起之法都無自性。若法無自性無所有
《大寶積經 》以見諸法無自性故。見法非有。 

《大乘入楞伽經》
諸法如幻夢 無生無自性    
以皆性空故 「無有」不可得

《不退轉法輪經》
住於無相。知諸法。離一切相。悉無所有

《佛説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空相無相
《大方等大集經》從而生 從而滅。無相 無物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2 19:06:22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2 19:10 編輯

《大乘入楞伽經》真實中無物。

佛經都在傳達【萬法空無所有萬法】這個訊息
這是在告訴眾生:真實世界中 無萬法

有萬法的世界,叫做「夢境」
為了讓眾生夢醒,回到真實世界
佛陀叫眾生要修空

修空 才能夢醒,回到真實世界(泥洹門)
修空 有四種法門:空.無想.無願.向泥洹門

《正法華經_藥草品》
空.無想.無願.向泥洹門。謂四藥也。
藥行病愈。則無有癡。名色.六入.所更痛.愛.受.有.生.老.病.死。
憂惱苦患。皆悉除矣....

《正法華經_授五百弟子決品》
奉行空事無想無願。得度三界。至泥洹門    
見佛世尊。降魔官屬。至於無上。正真之道 


作者: kk312175    時間: 2020-1-7 00:59:05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但.....塵埃若不染,怎知本無物......很多經論沒修到那境界是永遠不會懂得.....(會解釋不等於懂....世上解釋大師很多.....)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7 09:14:16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7 09:30 編輯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但.....塵埃若不染,怎知本無物......很多經論沒修到那境界是永遠不會懂得.....(會解釋不等於懂....世上解釋大師很多.....)

佛經就是寫給"還沒有修到那境界"的人 看的
若已修到那境界,還需要看佛經嗎?
你講話未免太可笑了!

佛經講得清楚明白無明若滅,則無世間
所以你不用修到那境界,光看佛經就會先懂 原來那境界是「本來無一物

如此白話的經文 你看不懂。這是你自己沒慧根的問題
有慧根的人很多,都看得懂

《大寶積經》一切三界 皆悉本無
-----------------------------------------------------------

神秀與惠能 又不是
他們講的話,看看就好佛陀講的話 才能信為真


作者: kk312175    時間: 2020-1-7 21:52:39

serendipity 發表於 2020-1-7 09:14  
佛經就是寫給"還沒有修到那境界"的人 看的
若已修到那境界,還需要看佛經嗎?
你講話未免太可笑了!

修漸.悟頓.....如此而已....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7 22:19:36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7 22:31 編輯
kk312175 發表於 2020-1-7 21:52  
修漸.悟頓.....如此而已....

悟」這2字 只是 屁話

「悟」就是指,有能力照見【三界無所有】(諸法皆空)

照見【三界無所有】這種事 只能慢慢修 慢慢來
非「頓」可成

作者: kk312175    時間: 2020-1-7 22:29:06

本文最後由 kk312175 於 2020-1-7 22:37 編輯
serendipity 發表於 2020-1-7 22:19  
「頓悟」這2字 只是 屁話

「悟」就是指,有能力照見【三界無所有】(諸法皆空)


是慢慢修.....悟的話真的看慧根...空不等於無.....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8 12:42:11

龍馬    發表於 4 天前

萬法唯心造

《大乘入楞伽經》三界但是分別,惟心所現 無有外物

《大乘入楞伽經》
惟心無有境。 無境心不生
我及諸如來。 說此為中道



「萬法唯造」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在講【無外境

佛陀說世間如「夢境」
夢境是「]所創造

」所創造的東西,都畢竟「,就像「夢境」一樣。
世間形同「夢境]。也是畢竟【無】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
夢覺已 都無所有。諸世間法 亦復如是。皆悉如夢 竟無其實。



作者: 小PEN    時間: 2020-1-9 13:46:06

空性即是佛性,諸法空相(法即是佛性) (空即是無)亦即佛性無相不具備任何形相,
五蘊皆空這對佛性而言五蘊皆不存在佛性內,但五蘊存在於我們的腦意識內,
如同一面鏡子是佛性,原本鏡中甚麼都沒有,但人們拿了色相投射入鏡產生鏡相
,鏡相是誰在觀看?是我們的腦意識去顯示觀看的,所以我們認為色相存在,
然而是腦意識產生色相,對鏡子(佛性)而言色相是根本不存在的。
簡單的道理就簡單去理解即可,不用複雜化,心經已是算很白話了,
如解釋得太複雜反而進入了文字障,整篇心經的前半段(以無所得故、
普提薩埵之前)是講述佛性(佛的特性),
後半段是講述了解佛性後去改變自己的心性終究能成佛。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1-9 15:40:42

空性即是佛性,諸法空相(法即是佛性) (空即是無)亦即佛性無相不具備任何形相,

【諸法空相】這句話是從 已經照見諸法是空相的人,所說出來的
為了讓大家知道,諸法原來是沒有任何相貌,而非有森羅萬相

眾生並不知道諸法是空相。眾生認為諸法有森羅萬相

《大乘密嚴經》
一切眾生渇愛迷亂。為分別苦之所逼迫。於無相法中 而取於相

--------------------------------------------------------------

所以說,
若有人認為諸法有森羅萬相時,這樣的諸法 不等於佛性
只有當你照見諸法空相時,諸法 才是等於佛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