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畢昇 [列印本頁]

作者: 冰琉塵    時間: 2019-3-2 09:32:46     標題: 畢昇

畢昇(?—1051年),中國刻版工兼發明家,發明了活字版印刷術。
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一說為浙江杭州人。社會階級為平民。


生平
畢昇的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昇的活字印刷術:

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版本。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版,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纔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汙。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 技藝
畢昇在宋慶曆年間(1041年-1048年)發明在膠泥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鐵框的鐵板上,敷有一層攙和紙灰的松脂蠟,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熱,使蠟稍熔化,以平板壓字平面,冷卻,泥字即固著在鐵板上,可以像雕版一樣印刷;此外他還嘗試過木活字排版,但因為高低不平而未採用;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雕版印刷經濟方便。畢昇的活字後來為沈括的門客收藏。

畢昇的活字原料「膠泥」,指燒陶器用的黏土,製成活字後在陶窰中燒,燒成後的泥活字堅硬光滑。

1990年秋,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睡獅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據考證為畢昇的墓碑,任昉發現該墓誌的形制和風格有明顯的外來文化和外來宗教的色彩,他認為畢昇很可能是信仰摩尼教的昭武九姓後裔。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