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楓香
[列印本頁]
作者:
冰琉塵
時間:
2019-3-4 14:30:20
標題:
楓香
本帖最後由 冰琉塵 於 2019-3-4 14:31 編輯
2019-3-4 14:29:54 上傳
下載附件
(263.55 KB)
2019-3-4 14:29:56 上傳
下載附件
(3.74 MB)
2019-3-4 14:29:57 上傳
下載附件
(512.34 KB)
楓香樹(學名: Liquidambar formosana),
別稱
台灣香膠樹、楓樹、楓子樹、楓仔樹、楓仔、香楓、白楓、白膠香、雞楓樹、雞爪楓、靈楓、大葉楓、香菇木、路路通
等,
為楓香科楓香樹屬植物
別名
由於楓香樹的圓球形果序,於蒴果開裂時種子從多處掉下,看似管道很多,故而有路路通之名。
植物學史
楓香樹的模式標本於1864年由採集家奧德漢(Oldham, Richard)在台灣淡水採集,並將大部份標本送往邱園,另一部份送往大英博物館,交由植物學家進行研究,
正式學名由植物學漢斯(Hance) 賦予,在1866年發表於法國自然科學年報,一直未曾動搖沿用至今,現時模式標本存放於大英博物館。
分布
楓香樹原產於中國南部及台灣,現分布於寮國、越南北部、中國、台灣、朝鮮南部等地,
中國國內分布於海南、廣西、雲南東南部、廣東、香港、福建、湖北、四川、江蘇、河南、陝西、甘肅等省份。
本種為陽性植物,喜好陽光、耐蔭、耐火、抗有毒氣體及抗風寒,野外分布於海拔2000公尺以下溝谷、山坡、次生林中或溪河沿岸等地,
深根性,喜生於濕潤、肥沃的酸性及中性壤土,粘重黃泥土或沙質礫土亦能生長。可於冬季或春季繁殖,多使用條播或撒播等方式播種。
楓香樹的種子每公斤約有180,000-320,000顆,播重量為每畝0.5-1公斤。
形態特徵
楓香樹是一種落葉大喬木,樹形呈圓錐形,高約20-40公尺,高可達40公尺,胸徑最大可達1公尺以上。
幼年及中年時樹皮淡灰色,平滑,老時樹皮灰褐色,粗糙而厚,淺縱向溝裂,方塊狀剝落;
小枝灰色,披柔毛,略有皮孔,乾後灰色;芽體橢圓狀卵形,略披棕色柔毛,長約1公分;
鱗狀苞片5-6枚,常有樹脂,乾後棕黑色,有光澤。
用途
楓香樹的枝幹可採樹脂供製線香及藥用;枝幹可供培植香菇,木材堅硬兼能抗白蟻,是良好的建築及傢俱材料;
葉可供飼養天蠶蛾,落葉壓乾後可作書籤;蒴果乾後可作乾燥花素材。
春夏季時綠蔭遮天,可作為行道樹、庭園樹或盆景樹種。
於台灣分別為長尾水青蛾及四黑目天蠶蛾等數種蛾類幼蟲的食物來源。
樹脂
楓香樹以乾燥樹脂入藥,味辛、微苦,性平,歸肝、脾經,中藥名為楓香脂,
別名楓脂、膠香、白膠、白膠香、芸香等,始載於《新修本草》,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為「一切癰疽瘡疥,金瘡吐衄咯血,活血生肌,止痛解毒。燒過揩牙,永無牙疾。」,
藥材主產於福建、雲南、江西、浙江慶元及龍泉等地,為中醫臨床用藥。
具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涼血、解毒等功效,主治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癰疽腫痛、牙痛、衄血、吐血、咯血、金瘡出血等症狀,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楓香脂具止血、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抗缺氧、擴張冠狀動脈等作用,臨床應用於急性腸胃炎等治療上。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附件:
16777275_01.jpg
(2019-3-4 14:29:54, 263.55 KB) / 下載次數 18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xNTE0Mjh8NTQwZjY1MGR8MTc1MzA4NjU4NnwwfDA%3D
附件:
39楓香結果.JPG
(2019-3-4 14:29:56, 3.74 MB) / 下載次數 1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xNTE0Mjl8YWRmZmMyNjZ8MTc1MzA4NjU4NnwwfDA%3D
附件:
20180811175300879.jpg
(2019-3-4 14:29:57, 512.34 KB) / 下載次數 11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xNTE0MzB8YzczYTY0NWJ8MTc1MzA4NjU4NnwwfDA%3D
作者:
苦艾酒
時間:
2019-3-4 18:24:04
楓樹路邊也蠻常見到的,尤其是秋季之時,看起來更是美麗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