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客庄好味道》EP192:饅頭故事飯包台灣鯛(苗栗南庄) [列印本頁]

作者: 冰琉塵    時間: 2019-4-6 08:53:34     標題: 《客庄好味道》EP192:饅頭故事飯包台灣鯛(苗栗南庄)

[youtube]https://youtu.be/CT2N4e2Xcwo[/youtube]
南庄一直是人們眼中的世外桃源,美好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厚的地產食材,南庄的黃家姐妹花,中年返鄉創業,用料理來延續夢想;蓬萊村的里民鄉親,各自發揮所長,替社區帶來生氣;還有羅大哥父女倆,努力傳遞正面的力量,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共好。這些良善的心意,誠如蓬萊溪那般帶來細水長流的美好,讓這座山城有了值得留戀的故事。


人物介紹

黃湘淩
南庄客家人,人稱二姐,和姊姊兩人在臨界退休的年紀,才開啟了人生第二片料理春天。當年因為母親過世,姊妹倆時常想念母親的好手藝,深思熟慮後,兩人決定回鄉,結合當地的好食材,用美味傳達那份家鄉的溫暖。

王貴興
人稱阿興哥,南庄在地小農,使用無毒栽培的方式栽植自家芋頭,布施灑化學農藥,希望作物安心又健康。

黃秀琴
南庄客家人,二姐的姊姊,全身上下散發一股職人特質,總是要求料多扎實。大姊總說:「不取悅你口,但取悅你的身體健康。」因為他們相信,在食安風波四起的現今社會,吃的安心健康,比什麼都還重要。

彭兆光
南庄在地客家人,熟知在地大小事,導覽經驗豐富。     
                 
劉金鳳
南投嫁過來的原住民,但客家話講得一級棒,熱衷於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像是農會舉辦的食農教育、社區小旅行等,用在地食材做便當,推廣產地到餐桌零距離,縮短食物里程數。

劉月梅
嫁到蓬萊村二十多年,為蓬萊村社區協會理事長,希望將特色產業與生態結合為農村旅遊,展現農村再生及休閒農業的成果。

羅金玉
通霄客家人,原本從事建築業,十多年前被診斷出罹患了口腔癌,於是特地搬到南庄養病,並利用天然的山泉水養台灣鯛,遠離原本喝酒應酬的生活,每天早睡早起,讓自然機制來療癒身體,用樂觀的心來對抗病魔。


羅可喬
羅金玉大哥的女兒,現在為全職媽媽的可喬,在家帶孩子的期間,不斷省思現在的自己,可以為女兒的未來做點什麼,為苗栗帶來什麼正面影響。


料理小常識
1. 黃家姐妹的饅頭保留原始的天然味,原物料盡量不以加工的方式呈現,取食材原始的特性(不破壞地瓜和芋頭的膳食纖維、保留原始口感和特性),內餡的芋頭和地瓜切條,大塊包進饅頭裡頭。
2. 台灣鯛屬於慈鯛科熱帶魚類,對病害的抵抗力及環境的適應力很強,再加上其雜食特性,因此很容易飼養,多屬鹹水或半鹹水養殖,從魚體最外緣帶紅色的尾鰭可以清楚辨別。
3. 製作茶鯛魚,首先將魚處理好後,去鱗去頭去尾,接著放入悶烤盤,魚腹內放入鮮採烏龍茶箐,悶烤20分鐘即可。此道料理為煙燻概念,但比一般乾茶葉比起來味道較淡、色澤呈現煎烤的金黃。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