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客庄好味道》EP149:古樸柴燒老滋味 酸甜多汁鳳梨香(高樹) [列印本頁]

作者: 冰琉塵    時間: 2019-4-21 16:49:00     標題: 《客庄好味道》EP149:古樸柴燒老滋味 酸甜多汁鳳梨香(高樹)

[youtube]https://youtu.be/EiMmm-3sENw[/youtube]
高樹(米粉湯.鳳梨排骨)
農庄印象,固然悠悠閒適,高樹的料理鰲人們,卻總是替鄉親的肚腩忙進忙出,人們滿足的笑意,便是他們心中最大的回饋。溫大哥從一間小小的麵店出發,用美味把人心網羅起來,凝聚了整個社區。而吳大哥把心意擀進麵糰裡,希望這份堅持手工的好滋味,可以沁出餘香、裊裊漫散。返鄉開餐廳的阿正師,秉持著天天開心的生活哲學,用料理的熱情融化饕客的味蕾。

人物介紹

溫世和
基於對故鄉的感情,在北部工作了幾年後,返鄉接手家裡的麵店,希望從一間小小的麵店開始,打造社區的經濟基礎,期望匯集社區的人,凝聚鄉里的心。

吳育林
年輕時是個一窮二白的小子,起初挑擔沿街叫賣杏仁茶,後來一步一腳印地賣起包子。他感念創業之初受到許多人幫助,始終堅持實在的價格,來回饋生命寒涼時拉他一把的溫暖社會

                             吳盈樟
高樹廟口正老店的第二代接班人,始終堅持父親手桿麵團的方式來製作包子,傳承了古法口感的扎實綿密,讓這份古早味流傳下去。

劉素英
高樹廟口正老店的第二代接班人,第一代吳爺爺的媳婦,每天早上依然按部就班遵照第一代的做法,用竈生柴火熬煮,費時費工只為了熬出濃醇的杏仁茶。

                             許哲榮
頂著企管碩士的高學歷,畢業後回鄉投入農務工作,替父親所打造的有機農園盡一份心力,希望不辜負這片土地賜予的肥沃與美好,栽植出健康香甜的鳳梨。

陳琴嬌
許大哥的母親,農場的女主人,種植有機鳳梨多年,亦擅長製作鳳梨豆醬。



李國正
在地客家人,對料理的細節總是步步要求,一分一毫都不曾妥協,以期完美呈現驚人的美味。對他來說,食客們陶醉享受的表情,他便感到值得滿足。



料理小常識

1. 台農17號,俗稱金鑽鳳梨、春蜜鳳梨,果實平均重1.4公斤、肉質細緻、平均甜度高達20度,也因為甜度之高,更擁有「蜜鳳梨、焦糖鳳梨」的稱號。其生育強、果實大、肉質軟、多汁、纖維稍粗、鮮食加工皆宜,為台灣早期最普遍的栽培品種。
2. 製作鳳梨豆醬的比例,以十斤的鳳梨為例,會加入四斤的糖和一斤的鹽巴作為比例,而將這些材料均勻攪拌到出水,便可以一層接著一層裝入罐中,待時間醞釀出它的風味。
3. 製作鳳梨豆醬炒芋頭梗,首先把芋頭梗洗好切好,過水川燙備用,接著將配料薑、辣椒切絲下鍋炒,倒入鳳梨豆醬拌炒後,最後再倒入川燙好的芋頭梗一同拌炒,接著蓋上鍋蓋煨煮即可完成。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