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道教科儀常用法器-笏
[列印本頁]
作者:
個人言論
時間:
2019-4-23 00:49:37
標題:
道教科儀常用法器-笏
道教科儀常用法器-笏
笏
笏,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道教科儀中常用法器之一種。
2019-4-23 00:49:27 上傳
下載附件
(3.04 KB)
由來
中國古代就有笏。《釋名》稱,“笏,忽也。君有教命,有所啟白,則書其上,備忽忘也”。意指笏乃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以笏為紙,直書其上,以防遺忘。《禮記》的《玉藻》稱,“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殺六分而去一”。唐代武德四年(621年)以後,五品官以上用象牙製作的笏,六品以下官用竹本笏。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後直。五品以上,前拙後屈,後又改為上圓下方。《輿服雜事》稱,“古者貴賤皆執圭,書君上之政令。有事,則搢之於腰帶中。五代以來,唯八座尚書執笏者,白筆綴手板頭,以紫囊裹之。其餘王公卿士,但執手板,板主於敬,不執笏,示非記事官也”。早期道教儀禮並無執笏之禮,後來受朝禮的影響才有用朝板的。今道教科儀中仍有用笏的。道士之笏,大多是竹木製品。只有高功法師仍有使用象牙製作的朝板。
2019-4-23 00:49:27 上傳
下載附件
(121.9 KB)
作用
道士在科儀中用笏只是朝禮。《道書援神契》稱,“古之公侯皆執圭。《周禮》有恆圭、信圭、躬圭。《禮記》雲:士執魚須、文竹、木簡之類也”。因此道教科儀中用笏,只表示對神靈的尊敬。“敬上尊賢,貴不逾常。用制斯器,備對遺忘”道書稱,“太上敕陵,陽監受教,稽首而起,執笏戶東,面西而立”。
參考資料
《禮記》
《道書援神契》
《輿服雜事》
來源:龍虎山道教協會
附件:
images.jpg
(2019-4-23 00:49:27, 3.04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MjY4MDR8NGJjN2I2NTR8MTc1NDQ5MTgzNXwwfDA%3D
附件:
258-笏板-1-張超然.JPG
(2019-4-23 00:49:27, 121.9 KB) / 下載次數 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MjY4MDN8MjkyZjFmMGN8MTc1NDQ5MTgzN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