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三、一經宗趣)140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19-5-4 06:12:42
標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三、一經宗趣)140
我們凡夫的心無明,孔夫子也知道此事。
他講的「明明德」,「明德」就是自性。
自性本來是光明的,現在不明了。
不明就要想辦法讓它再明,所以第一個「明」是動詞,第二個「明」是名詞。
「明明德」就是佛門所講的「明心見性」。
明明德之后興起作用,才能教化眾生,才能親民。
「親民」就是接觸大眾,就是度化眾生。
「止於至善」。自己的行止,處世、待人、接物都為眾生作最善的榜樣。
最善就是沒有過失,有過失就不善了。完全沒有過失,是至善。
儒、佛目標都相同,方法、原理、原則也相同,但微細的作法不一樣。
「忽然契合」用得好!自自然然無有絲毫造作之意,這才行。
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就,在於求好心切。
說得不好聽一點,急功好利,希望趕快成就。
那有那麼便宜的事情?世間法,尚且要有耐心才能有收穫,何況這是明心見性的第一大法,沒有耐心怎麼行!
自古以來學佛,老師教學生,首先就是教你忍耐。
你能忍耐才能得定;不能忍耐不會得定。沒有定,決定不能開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