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椿象的習性,2到8月是牠的產卵期,最密集的期間為3到4月,現在除卵正是時候。
不過此時也是較會主動噴射臭液來嚇退敵人的時期。
卵經孵化後出現沒有翅膀的若蟲,經歷5個齡期後、約於6到12月間長成成蟲,因此部分成蟲會越冬產卵,在翌年上半年繼續活動。
整體而言,成蟲生命週期長達2、300天。
荔枝椿象屬椿科動物,別名臭屁蟲、臭椿象、石背,主要分布於印度、東南亞、中國等地,最早1999年金門縣便有牠出沒紀錄,隨後蔓延全台。
正如其名,荔枝椿象平日最喜歡棲息於荔枝樹上,但入侵台灣後,舉凡龍眼、無患子、台灣欒樹等無患子科的植物上都能發現牠的蹤影,
只要遭牠刺吸過的嫩芽、花穗,便會產生落花、落果、枯萎、黑化等不良反應,已衝擊國內許多農友和依存龍眼、荔枝花蜜的蜂農生計。
要解決蟲害,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使用化學農藥來進行防治,目前防檢局核可能用的為85%加保利可濕性粉劑、50%芬殺松乳劑、40.64%加保扶水懸劑、2.4%第滅寧水懸劑等,大抵都有9成的防治效果,但成蟲若躲藏於葉片背後,也不容易防治。
而且化學農藥再好用,一旦過度使用,或停藥期不夠長,便可能遺留在果實、蜂蜜上,形成食安風險;
同時對不能使用農藥的有機農友來說,簡直只能坐以待斃,讓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環境課助理研究員葉士財也直感嘆「防治工作真的很難。」
不過他也說,現在是農友最好移除蟲卵、控制一年族群數量的最好時機。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