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懸鈴花 [8P]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挺哥哥    時間: 2019-5-6 00:23:09     標題: 懸鈴花 [8P]












懸鈴花.

懸鈴花的介紹
懸鈴花屬常綠小灌木,外型略似朱槿,高30-60cm,鮮紅色花朵,較為奇特,花期終年、花量多。懸鈴花性強健,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原產墨西哥至秘魯及巴西,現分佈於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包括中國南部。往往逸為野生,華南地區多植於庭院。懸鈴花形似風鈴,美麗可愛,為不可多得的盆栽佳品。

懸鈴花常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包括許多觀賞植物,纖維植物亦不少,因此,對錦葵科的分類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解剖圖首先應注意單體雄蕊的雄蕊管把花柱包圍,這是錦葵科的重要特徵。其次還應注意到苞、萼和花冠的形態、結構,這些都是區別屬與種的依據。

植物種名:懸鈴花
別名:南美朱槿、燈籠扶桑、大紅袍、卷瓣朱槿
科:錦葵科
屬:懸鈴花屬

特徵:常綠灌木,外型略似朱槿,但葉片較為狹昌濃綠;花朵不若其他朱槿類會完全展開,鮮紅的花瓣螺旋捲屈,呈吊鐘狀,雌雄蕊細長突出瓣外花苞,花瓣略左旋,不開含苞狀,魚紅色,葉闊心形,淺二裂或角狀。花朵向下懸垂是最大特色。

葉:葉有柄,互生,集株端,長橢圓形狀,先端漸尖,粗鈍鋸齒緣,主葉脈掌狀,有五至七條。綠色。全年出葉,尤以3-8月為盛。

產地分佈:原產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和巴西,現分佈於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花:花單生,自葉脈處抽出,小苞六至八片;花萼五裂,花瓣五片,呈螺旋狀,略左旋,花瓣不開展,呈含苞狀,雌雄蕊均伸出花瓣外。

花色:鮮紅色

花期:全年開花,特別是9月下旬-12月下旬盛開 

果:幾乎不結果。

繁殖方法:主要採用扡插

光照:喜光,稍耐陰

用途:庭園美化、綠籬、大型盆栽、觀賞植物。

栽培難度:容易

懸鈴花的形態特徵

懸鈴花為常綠灌木,外型略似朱槿,但葉片較為狹昌濃綠;花朵不若其他朱槿類會完全展開,鮮紅的花瓣螺旋捲屈,呈吊鐘狀,雌雄蕊細長突出瓣外花苞,花瓣略左旋,不開含苞狀,魚紅色,葉闊心形,淺二裂或角狀。花朵向下懸垂是最大特色。

懸鈴花高30-60cm,花期終年、花量多。葉片互生,卵形或卵狀矩圓形,單葉,有時淺裂,葉形變化較多,葉面具星狀毛。花紅色,花通常單生於上部葉腋處,下垂,花冠呈漏斗形,長5-6釐米,五枚花瓣略左旋作捲筒狀、不展開,花柱略長於花冠。花冠比萼長3-5倍,總苞狀小苞片匙形,約與萼等長。花瓣基部有顯著耳狀物,雄蕊集合成柱狀,長於花瓣,花瓣僅上部略微展開,幾乎不結果。

懸鈴花為葉卵狀披針形,長6-12釐米,寬2.5-6釐米,先端長尖,基部廣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鈍一齒,兩面近于無毛或僅脈上被星狀疏柔毛,主脈3條;葉柄長1-2釐米,上面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約4毫米,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約1.5釐米,被長柔毛;小苞片匙形,長1-1.5釐米,邊緣具長硬毛,基部合生;萼鐘狀,直徑約1釐米,裂片5,較小苞片略長,被長硬毛;花紅色,下垂,筒狀,僅於上部略開展,長約5釐米,雄蕊柱長約7釐米;花柱分枝10。果未見。

懸鈴花鮮紅色花朵,橙紅色,有紅色脈紋,較為奇特,在熱帶地區全年開花不斷,9-12月下旬為盛開期。懸鈴花可以說是不開花的朱槿,但事實上,與其說它不會開花,不如說它的花瓣不會張開。判斷是否正在開花,只要看看花蕊有無伸出花冠外,花蕊吐出花冠,一直到花蕊凋萎前都算是正在開花。
懸鈴花整年都能開花,橘紅色的花朵有很好吃的花蜜,甜甜的。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花瓣是不打開的,只有雄蕊和雌蕊伸出花瓣外,全花有如少女含羞緊裹紅袍,所以又叫做大紅袍或卷瓣朱槿。雌蕊分裂成好多個小柱頭,上面黏黏的,當風吹起時,會把花粉吹到在柱頭上,完成它們的任務。花姿奇特,鮮紅的花瓣螺旋捲,雌雄蕊細長突出花瓣外,看似含苞,有人稱其為“永不開放的花”。

懸鈴花形似風鈴,美麗可愛,為不可多得的盆栽佳品。

葉:葉有柄,互生,集株端,長橢圓形狀,先端漸尖,粗鈍鋸齒緣,主葉脈掌狀,有五至七條。綠色。全年出葉,尤以3-8月為盛。

花:花單生,自葉脈處抽出,小苞六至八片;花萼五裂,花瓣五片,呈螺旋狀,略左旋,花瓣不開展,呈含苞狀,雌雄蕊均伸出花瓣外。

花色:鮮紅色
花期:全年開花,特別是9月下旬-12月下旬盛開 

果:幾乎不結果

懸鈴花的生態習性

懸鈴花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濕,稍耐陰,宜在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8℃。
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往往逸生,華南地區多植於庭院。懸鈴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濕性好,全年開花,但冬季開花的數量較少。
懸鈴花性強健,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耐熱、耐旱、耐瘠、不耐寒霜、耐濕,稍耐陰,忌澇,生長快速。宜在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8℃。盛夏土壤保持濕潤,多見陽光,但要防烈日曝曬。耐修剪,抗煙塵和有害氣體。它可供廠礦污染區綠化。

懸鈴花的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懸鈴花在每年春季換盆,增添腐葉土,盆土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日照充足,植株生長較快,莖葉較繁密,開花亦較多;蔭蔽處開花不良,結蕾易脫落,或花朵變小,花色暗淡。澆水避免澆到花瓣,以免產生白斑。栽培中當分枝稀少時,要對枝條進行修剪,使其多發側枝,剪去過長、過亂的枝條及弱枝、病枝,以促發新枝,從而達到多萌發分枝多開花的目的。成株每年春季定期修剪整枝一次,植株老化需強剪,促使枝葉繁密。剪枝直接扡插於籬地,即能發根成長。

盆栽用20cm盆,每盆栽1株。花壇、綠籬種植株行距25*30cm。
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土壤保持濕潤,多見陽光,但要防烈日曝曬,早晚在葉面噴水。秋季天氣轉涼時,應搬入室內,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保持通風。


栽培要點

每年春季換盆,增添腐葉土,並修剪整形,以便多萌發分枝。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土壤保持濕潤,多見陽光,但要防烈日曝曬,早晚在葉面噴水。秋季天氣轉涼時,應搬入室內,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保持通風。

懸鈴花的繁殖方式
懸鈴花主要用扡插繁殖,也可嫁接或高壓法。
可在夏、秋季節剪取健壯、充實的半木質化嫩枝10-15釐米長,插于沙床,保持濕潤,一般插後20-25天可生根。

生產中主要用扡插育苗繁殖。
懸鈴花扡插的季節,除冬季低溫不宜外,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但以3~5月份最為適宜,此時扡插的幼苗,翌年即可定植。老枝和嫩枝均可用作繁殖材料,但以1~2年生枝條的成苗率最高。插穗剪成10釐米左右長,可不經任何處理,剪後即插入沙床或蛭石床內,經常保濕,約1個月即可發葉發根,一般成活率可達80%以上。當插穗發根3~5條,根長3釐米左右時,即可移入圃地定植,注意澆水保濕,按常規育苗方法管理,翌年即可出圃。



附件: 5a96c6f7e881b.jpg (2019-5-6 00:20:51, 87.61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OTA5Njl8YWU0ZDJjNjN8MTc1NjEzODg3OXwwfDA%3D

附件: 5a96c6f8cc530.jpg (2019-5-6 00:20:52, 89.42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OTA5NzB8ZmQ2YzMwM2F8MTc1NjEzODg3OXwwfDA%3D

附件: 5a96c6f9ae6b9.jpg (2019-5-6 00:20:53, 97.51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OTA5NzF8MDlmZDQxMGF8MTc1NjEzODg3OXwwfDA%3D

附件: 5a96c6f77c9df.jpg (2019-5-6 00:20:54, 119.25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OTA5NzJ8ZGRjNTcyODN8MTc1NjEzODg3OXwwfDA%3D

附件: 5a96c6f682dcc.jpg (2019-5-6 00:20:55, 125.63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OTA5NzN8NTdiMDdmZmR8MTc1NjEzODg3OXwwfDA%3D

附件: 5a96c6fa92f1e.jpg (2019-5-6 00:20:57, 166.77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OTA5NzR8M2UxM2U1MGN8MTc1NjEzODg3OXwwfDA%3D

附件: 5a96c6fb6093f.jpg (2019-5-6 00:20:57, 74.08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OTA5NzV8NjE1NDk1N2Z8MTc1NjEzODg3OXwwfDA%3D

附件: 5a96c6fbd3033.jpg (2019-5-6 00:20:58, 85.68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zOTA5NzZ8OTA0NWU1MjV8MTc1NjEzODg3O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