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修行法語‧淨土篇 懺雲法師集 (四) [列印本頁]

作者: kgbt280915    時間: 2019-5-10 10:38:41     標題: 修行法語‧淨土篇 懺雲法師集 (四)

○預防諸障

持佛號時、雜念紛飛,此是多知多見,心無正念之現相。勵志念佛,了不起他種念頭,久則自可澄清。(印光大師)

至於念佛,必須志誠,或有時心中悲痛起來,此乃是善根發現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凡有適意時,不可過於歡喜,否則必著歡喜魔。(印光大師)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六道中,無業不造。若無心修行,反不覺得有此種希奇古怪之惡念。若發心修行,則此種念頭更加多些。此時當想阿彌陀佛,在我面前,全副精神念佛,不許他在我心中作怪,久之漸漸消滅,意地自然清淨平定。(印光大師)

用工夫若有任何境界,不怖不喜,不可炫耀,不可執著,不要管他,仍須在工夫上一直用去。

不作聖心,是善境界,若起聖解,即著群幫。(經)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諺)

念佛之人,必須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過愆。知過必改,見義勇為,若不如是,與佛相反,決難感通。

須卑以自牧,韜光潛耀。上效古人,躬行實踐。若矜誇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無涵蓄,其人非坎坷終身,必少年夭折。(以上印光大師)

汝信心雖好,不知一法普攝一切法之至理,及不知要緊之時,愈約愈妙。儒教亦云: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汝若知此義,當以光言為至論。(印祖)

若目前愛境主張不得,則臨命終時,只見生死愛根現前,畢竟主張不得。(憨山大師)

欲欲我知汝,汝以思想生;我今不思汝,汝即不得生。(迦葉佛)

人情應酬可省則省,不必遷就勉強敷衍。

打坐之時,宜念四字佛號。(印光大師)

死心念佛,七日無有不得一心不亂者,不肯死心不能濟事。(慈舟大師)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掏珠,唯憑心記。(印光大師)

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

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只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364&cid=59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