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為何宮廟特別強調「萬年香火」?解析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一)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挺哥哥
時間:
2019-6-6 13:37:30
標題:
為何宮廟特別強調「萬年香火」?解析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一)
臺灣民間社會很重視薪火相承,在許多香火大廟、進香中心,都會特別強調「萬年香火」的說法,意即香火代代傳承不曾熄滅。
香火存在於我們的信仰文化、民俗思想之中。政府一個簡單政策宣導,我們若不加考慮地接受它,其實會有很多後遺症。就拿「香火」這個觀念來說好了,今年過年,我們家裡要拜公媽,我弟弟算是大家長,他就說一個人一支香就好了,以前都拿三支香,現在變成一個人一支香。現在也有些年輕一代的後世子孫不喜歡拜拜,沒有祖先的觀念、沒有神明的觀念,平常也不拜拜,這會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香火」觀念存在於我們的祖先崇拜、神明信仰,神明基本上就是「食香煙ê」(受享香火的),所以臺灣有許多香火鼎盛的大廟,內殿裡的神明長期接受信徒的香火供奉,臉部被燻黑,因而產生許多傳說與詮釋。
漢民族信仰中崇拜對象很多,舉凡天、地、神、鬼、祖先都在我們的祭祀範疇,因而產生天神、地祇、祖先、正神、陰神、自然神等各種不一樣的祀神,但不論是祭祀哪一種神,我們都必須要拿香祭拜。
香火觀存在於哪裡?
漢人對於香火的概念,在神明的祭祀上尤其顯著。我們一旦起祀神明,就不能讓祂的香火趨於冷清,所以大家都要努力維護神明的信仰可以「猛胜」(註一),為了要維持神明的祭祀,信徒就要去組織神明會,不然就是幫神明建廟、舉辦種種祭祀活動等,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神明的香火冷清。
這與我們拜祖先的概念也都相似,一代一代要有人拜,開始祭祀祖先以後,香火就不能斷。民俗上常講的一句諺語「新例沒設,舊例沒滅」,也就是已經開始的,就不能平白無故地把它消滅掉。這種價值體系,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行事作為也是一個很大的啟示。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