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危險性愛--談愛滋防治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挺哥哥
時間:
2019-6-6 17:55:46
標題:
危險性愛--談愛滋防治
22歲的小宥是身高一米九的俊男,下班後的夜晚常常是跑趴到天明。偶爾拉K (K它命) 助興之後,會和好幾位陌生女子發生性關係。今年初因陰莖潰瘍、全身皮疹,診斷為梅毒後,進一步抽血篩檢,才發現自己已經感染愛滋病毒了!
後天免疫不全疫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俗稱愛滋病,是在1981年,美國的男同性戀族群,爆發了一連串伺機性感染而發現的新興傳染病。愛滋病是由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所引起的。由於最早是在同性戀族群發現的,同性戀長期都和愛滋病劃上等號而被妖魔化。
事實上,HIV最早是從其它靈長類傳染到人類,早在1950年代,就已存在於人類社會。HIV能存在於身體所有的組織和體液中,但汗水、唾液、尿液、糞便等,但因病毒量極低,不具傳染性,所以和HIV感染者日常的接觸,並不會有任何感染風險。反之,精液、陰道分泌物帶有高濃度的HIV,因此性行為是HIV感染的最主要途徑。
以全世界來看,HIV感染者的男女比約各佔一半,顯示異性間性行為仍是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其它傳染途徑尚包括血液或體液傳染、母子垂直感染等。
話又說回來,男同性戀者,的確是HIV感染的高危險群。肛門、直腸黏膜本來就不是用來從事性行為的,硬要取代陰道的結果,非常容易受傷、出血,HIV就能趁虛而入。
每發生一次肛交,感染HIV的機會約為0.06-2%,遠高於異性間性行為的0.03-0.2%。目前台灣HIV最主要之傳染途徑就是男男間性行為,約佔四成。在同志三溫暖,HIV感染之盛行率甚至可高達5-9%(台灣地區20-49歲族群的HIV感染盛行率約為0.17%)。
近幾年HIV感染者有年輕化的趨勢:2009年全球感染者中,41%是15~24歲年輕人。這些年輕的感染者,大多是男男間性行為者。以台灣為例,15~24歲的感染者中,七、八成是經由男男間性行為而感染的。這些年輕的男同志,較常在性行為中合併使用助性藥物;此外,他們也擔心讓人知道性取向,較不願意主動去尋求HIV篩檢,更增加了感染的風險和防治上的困難。
如何防治?減少性伴侶的數目、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全程正確地使用保險套,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大家都能琅琅上口。但知易行難,天雷勾動地火的時刻,誰還記得這麼多?因此,近年來的防治策略已改弦易轍,主要針對感染的高風險族群(如性病患者、男同志、靜脈藥癮者等),宣導及早、定期地接受篩檢,並在篩檢前後提供衛教與諮詢,加強篩檢者對愛滋防治的了解。目前疾管局推動的I-check活動,就是希望篩檢者的伴侶、朋友能一起接受篩檢。
出處:醫療保健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