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五月初五日:地臘之辰 [列印本頁]

作者: 官不聊生    時間: 2019-6-13 01:14:01     標題: 五月初五日:地臘之辰

五月初五日:地臘之辰

臘,古稱"蠟",為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即傳統的祭祀神農和祖先的重大典禮,秦漢後祭祖和祭百神的蠟禮合而為一,臘為歲終祭眾神之名。臘祭原置於農曆十二月,此月稱為臘月。南朝時,將臘日定於十二月八日;後來道教在《赤松子章曆》將其含義擴大,把全年分為五臘,全稱"五臘日",即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七月七日道德臘,十月一日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王侯臘,是道教祭祀祖先、集會建齋的重要日期。在《道書》中,地蠟成為祭祀祖先和請求贖罪的重要日子:"五月五日為地臘,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地臘節之名也因此而來。


地蠟節的主要宗旨,是祭祀祖先。追溯其源,為中國遠古時期原始崇拜中的鬼魂崇拜,而此正是道教的核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道教曾成為國教,其教理深入民心,因此五月初五的地臘祭祀活動,融入端午節俗並成為重要組成部分,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因此,有人認為,道教中的祭"地臘"風俗,被認為是端午習俗的一大起源。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又名端陽,端是"開端"、"開始"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民俗專家稱,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午節現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來源:道站


附件: 77.jpg (2019-6-13 01:13:39, 100.14 KB) / 下載次數 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2NDQ2Mzl8YjY2OGE2MWR8MTc1Nzc3NDMyM3wwfDA%3D

附件: 78.jpg (2019-6-13 01:13:40, 87.19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2NDQ2NDB8YjA3YTExYzN8MTc1Nzc3NDMyM3wwfDA%3D

附件: 79.jpg (2019-6-13 01:13:41, 61.06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2NDQ2NDF8YTMyNmZjODd8MTc1Nzc3NDMyM3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