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張大千 仿沈周蜀葵圖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挺哥哥    時間: 2019-6-14 09:33:18     標題: 張大千 仿沈周蜀葵圖

本帖最後由 阿挺哥哥 於 2019-6-15 23:19 編輯



本幅題於1929年,謂時客大連灣,因寒夜不寐,臨此圖並書其原題。所臨原本有可能是無錫博物院藏〈沈周書端陽詞‧張宏補蜀葵圖〉,然兩幅構圖並不相同。本幅繪折枝蜀葵,筆法率意自由,屢見畫筆頓挫轉折,墨色斑斕,頗具速寫意味。存世少見大千習沈周,此處雖謂臨寫,或許只取原作大樣。大千摹古,遍學諸家,所取之處或各有別。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名爰,字季爰,別署大千居士,齋名大風堂。自幼跟隨母親曾友貞(1861-1936)習畫,後於上海拜曾熙(1861-1930)、李瑞清(1867-1920)為師,學習詩文書畫。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曾赴東瀛學習染織,又一度入寺為僧,戰火中還遠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民國卅八年後旅居海外,在亞、歐、美洲均舉辦過畫展,是廿世紀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六十五年來臺定居,並終老於摩耶精舍。

大千先生的畫藝深受石濤(1642-1707)和八大山人(1626-1705)影響,並溯源至隋唐、北魏,長年沉浸於古代諸名家,盡收傳統筆墨技法之精髓,從山水到人物、花鳥、畜獸等,各種畫科無一不臻妙境。熱衷於古書畫的研究學習,讓他成為重要的鑑賞家,對繪畫史也有精闢見解。晚年發展出氣勢撼人的潑墨潑彩畫風,開拓水墨新境界,成為標誌性的代表。書法兼擅諸體,善於臨仿不同書風,更融合成奇肆雄強的鮮明書風,與其精妙畫風相得益彰。長達六十多年的畫齡,加上勤於創作,傳世作品數量空前龐大,為世人留下可觀的文化資產。

大千先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關係匪淺,身後將他珍藏之書畫及用印遺贈予本院典藏,同時也將居所摩耶精舍捐出成立紀念館,由本院代為管理。今年適逢張大千一百二十歲生日,特從本院豐富典藏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寄存之作品中,精選出書畫精品、印章與珍貴照片,希望能具體反映大千先生早、中、晚不同時期的藝術特色與精神,讓觀眾重睹其精采絕倫的藝術傳奇與大師風采。

騰訊新聞

附件: img2_1s.jpg (2019-6-15 23:18:14, 81.08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Y2NTc3NDl8NWQwY2QzNjl8MTc1NTM4OTg3M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