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美國研究╱常吃巧克力 身材更苗條?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挺哥哥    時間: 2019-7-1 01:48:25     標題: 美國研究╱常吃巧克力 身材更苗條?

美國一份研究指出,一週吃好幾次巧克力的人,體重會比幾乎不吃巧克力的人來得輕。但這份已刊載於「內科醫學檔案」期刊的研究,並未證明天天吃巧克力有助於減輕體重。此外,巧克力與體重的負相關,關鍵在於較為頻繁地吃巧克力,而非吃大量巧克力。

研究計畫主持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系副教授葛隆伯說,巧克力的抗氧化物質,可能是讓食用者的血壓與膽固醇較低、體重較輕的原因。葛隆伯說,一般認為巧克力熱量高,通常只把巧克力當甜食,認為對健康無益。

葛隆伯團隊分析一項降低膽固醇藥物研究的數據。該研究調查1000多名20歲到85歲健康成年人的特定飲食習慣,包括吃巧克力的頻率等;這些受試者平均一週吃2次巧克力,同時一週平均運動3.6小時,平均身體質量指數(BMI)為28,雖然超重,但未達病態肥胖。正常BMI介於18.5到24.9之間,25以上即為超重。

研究人員發現,每週吃巧克力超過2次的人,傾向擁有比較低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儘管頻繁吃巧克力者整體而言比淺嚐巧克力者吃下更多熱量,包括更多飽和脂肪,但這些人仍易於擁有較低的BMI,此一結果在納入年齡、性別與運動量等變項後也不變。葛隆伯說,一週吃5次巧克力跟完全不吃巧克力者的體重,大約相差2.3公斤到3.2公斤。

過去研究發現,巧克力有助於降低血壓與膽固醇,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原因可能在於可可亞內的抗氧化或其他物質。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哈佛醫學院營養學家艾瑞克.丁(Eric Ding)說,頻吃巧克力的人體重較輕的可能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貧窮:窮人買食物以基本食物為主,不太吃巧克力,而貧窮與體重較重息息相關。

另一種可能的解釋,則是人們以巧克力獎勵自己體重變輕,而非巧克力導致體重變輕。丁說,這項研究樣本較小,無法證明因果關係,因此很難從其發現中獲得任何教訓。


解析

這似乎顛覆了傳統觀念,一般人總認為多吃甜食容易瘦身,沒想到多吃巧克力居然可以瘦身?

個人認為巧克力有點瘦身效果可能是事實,但吃太大量巧克力的話,體內累積熱量太多,仍然可以引起肥胖。至於巧克力跟瘦身扯上關係的原因,可能並非研究者所講的那樣。研究者將巧克力瘦身的原因,歸因於兒茶素(catechins)的抗氧化能力。但是各種抗氧化劑,都沒什麼瘦身的能力,兒茶素則可能有其他藥理作用,可以引起瘦身的效果。

此外,巧克力所含的可可鹼具有交感神經刺激作用,而交感神經刺激物質大多有瘦身的能力。很多減肥專家,使用交感神經刺激劑讓肥胖者減肥。但這種東西吃太多的話,有引起心律不整、腦中風的危險,所以有些藥物被禁止使用於減肥。過去筆者曾經提到,巧克力可能可以舒緩氣喘患者的支氣管收縮現象,就是因為裡面含有可可鹼這種物質。

回來看現在台灣吵得火熱的瘦肉精,就是一種動物的交感神經刺激劑,也同樣會讓動物瘦肉變多。台灣媒體習於誘發群眾激情,誇大各種東西的可能危害。從以前政客要求三聚氫胺零污染到瘦肉精的零標準等,都是這樣。三聚氫胺毒奶粉事件,事後證明不可能零污染,因為環境裡面到處都有微量三聚氫胺存在。根據這種誘發激情的邏輯,現在可能要禁賣巧克力了,因為裡面含有極大量「會瘦肉的精」!


常吃巧克力常運動 比較瘦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常吃巧克力又有運動習慣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往往比少吃巧克力者低。若以一周吃五份巧克力的人與完全不吃者相較,體重可以差到二.三至三.二公斤。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團隊調查約一千名健康男女的飲食習慣、包括吃巧克力的熱量攝取與BMI。研究對象年齡從廿歲到八十五歲不等,平均一星期吃兩次巧克力,運動三.六次,平均BMI值則為廿八。

BMI計算方式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正常BMI落在十八.五至廿四.九之間,數值未達十八.五視為體重過輕,超過廿五則過重。

研究團隊發現,常吃巧克力的受測人與不常吃的相比,前者攝取的熱量和飽和脂肪也較多,但即令如此,嗜食巧克力者的BMI通常較低,納入年齡、性別與運動量等因子後,情形也是如此。而巧克力攝取頻率影響BMI值,攝取量多寡則無關。

以前若干研究即發現,巧克力有益心臟健康,吃某些巧克力有助於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增強胰島素敏感度,尤其黑巧克力內含抗氧化成分,能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研究計畫主持人葛瓏博士認為,巧克力抗氧化物質有利瘦身。

學界曾以囓齒動物做實驗,發現抗氧化物「兒茶素」可提升身體的瘦肉質量,並減輕體重。不過,市面上的巧克力通常含高糖、高脂肪,因此專家呼籲還是適量食用即可。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