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樣的執念,使你即便各項成績優異,仍放棄進入一線情治單位的機會、只為Men In Black?這是咱們對電影《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主角莫莉的第一印象;當然,在一片以歐美為主導的性能轎跑武林當中,為何你什麼不選,只為Lexus RC F Track Edition?因為在數字與績效的世道下,我們,需要它的拯救!
RC F之於RC F Track Edition,你可以想像BMW M4和M4 Competition之間的依存關係,是個更具輕量化、更專注於性能及操控表現的雙門跑車,它在保有GT跑車的舒適本質、融入日本工匠職人的細膩手藝之外,更汲取品牌在Super GT、IMSA賽事的調教經驗,以及RC F GT3、RC F GT 500廠車的設計概念,運用來自大和民族的獨到筆觸重新詮釋西洋性能跑車的經典配方,就一如加入全新故事元素的MIB系列電影更有看頭。
從紐約到歐洲、北非各國,以及眾多新生代演員的加入,咱們看到MIB電影風格的轉變。在RC F Track Edition上,帥勁滿點的它跳脫RC F彬彬有禮的書生形象,不只是MIB Car,DCU或是MCU等任一宇宙的英雄座駕都能輕易勝任,感謝Lexus造了它。4,710x1,845x1,390mm與舊款相差無幾,低趴姿態不怒而威,碳纖維鈑件覆及引擎蓋、車頂、下擾流、側裙、分流器等等,並且加入一只與RC F GT3廠車相同設計概念的固定式碳纖維尾翼,交織而成的F字樣煞是搶眼,當然也具備最實際的減重和空力效果。
梯形的尾管排列是從IS F、GS F、RC F以來Lexus F Sport車系的標準語言,但首次加入於該車系的鈦合金材質,雖不像坊間的改裝品般有著宛如彩虹般的色澤,但在呼吸變化間的聲浪表現卻也因此多了分驚喜;原廠也為RC F Track Edition換上同樣來自GT3廠車的19吋、減重2.8公斤的BBS鍛造鋁合金輪圈,內含的制動系統來自義大利名師Brembo前對六、後對四的碳纖維陶瓷煞車,以及前380mm、後345mm煞車碟盤;當然,可見得的L-Shaped頭尾燈具也一併更新為LED材質,日行燈與頭燈終於整合在一起,不過應該還不致於內建記憶消除器……。
駕馭RC F Track Edition的場景,縱然並不覺得是在擁擠車潮的市區,即便具備吸睛度十足的街頭潮流扮相,但低轉偏向溫和的NA原罪,隨車流蠕行的尖峰車潮下較像在做困獸之鬥,也莫怪在電影裡需要紅色按鈕進入飛行模式;只不過正當進入高架或山間道路,引擎運轉進入高轉的工作區間後,踏板與隨轉速心隨所至的快意,這才讓整部車脫下枷鎖!
回過頭來看,為何這世界需要RC F Track Edition?其實答案呼之欲出,放眼現今能讓更多人輕鬆駕馭的高性能跑車,不斷堆疊數據和華麗的動能科技展開裝備競賽,Lexus追求的並不是只有規格表上的優越感,而是涵蓋舒適及科技體驗的「極致性能」,從GS F、IS F以來始終採用自然進氣和8速SPDS( Sport Direct Shift )手自排變速箱的動力及傳輸架構,透過眾家車廠遺忘的經典配置走出自我風格,而今天的RC F Track Edition,則在既有元素添加玩味,顛覆了品牌溫潤特質,看了滿街的賽道機器,何嘗不需要被RC F Track Edition的「真」與「叛逆」給拯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