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身體僵硬、步伐變慢可能不是衰老現象,而是帕金森氏症的前兆。帕金森氏症的診斷通常都是根據「動作障礙專家」經驗,初期常常被誤以為中風或關節退化等疾病,顫抖的症狀又有可能被誤為是自發性顫抖或者其他疾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與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祈均教授團隊共同合作,結合醫療和AI專長,利用「人工智慧」輔助「動作障礙專家」判斷,全球首度利用影像人工智慧輔助幫忙診斷帕金森氏症,從今年開始研究109個案例中,準確率可高達八成,有潛力成為未來輔助帕金森診斷的好工具,不只減少確診時間,也可應用在偏鄉。
AI 智慧輔助診斷帕金森 可提高準確率
帕金森氏症病程依嚴重程度共分成5期,第1期會單側肢體僵硬、手部顫抖、寫字歪曲;第2期則是雙側肢體都出現顫抖或僵硬、動作遲緩;第3期出現走路常跌倒、步態不穩;第4期則是難以獨立走動,需要他人攙扶;第5期須臥床或坐輪椅,無法自行照料生活起居。一般就診的患者發現都已是第3期,除非較有病識感才會在第1期警覺發現、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