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觀經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講記22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19-9-8 07:06:21
標題:
觀經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講記22
「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
這是第二次遇到「仰勸」二字,說的非常恭敬誠懇。
勸一切有緣往生者,對此經典能信能願能行的人,就是有緣之人。
若菩薩所講的與淨土三經不相應,亦不要相信,免得發生障礙退失信心,把這一生往生淨土、決定成佛的殊勝利益錯過。
不往生則決定輪迴,因見思煩惱不能斷,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要斷見思才能出三界,
三界六道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惟獨此一法門,蒙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不要斷煩惱,只要伏住煩惱就行,叫「帶業往生」。
禪宗到最後,臨終時念佛求生淨土,參看《禪門日誦》與《百丈清規》即可明瞭。
密宗到最後也是念佛,教下更不必說。為什麼臨終都念佛求生淨土?
知道其他法門都走不通,在《無量壽經》上三輩往生最後一段,有提及此類非專修淨土者,亦能往生,
品位高下,看其功夫淺深。慈舟大師判作「一心三輩」指這些非專修淨土者。專修大乘者往生是否可靠?
如有真實功夫專不專修都可靠,若無真功夫,則專修可靠,我們業障深重的凡夫,還是專修靠得住,不要雜修。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此「自心」即自信心,自己對自己要完全相信,才不會受他人影響。
蕅益大師說,信願行中之信,要相信自己是未成之佛,阿彌陀佛是已成之佛。
今借阿彌陀佛之助使我在一生中圓滿成佛,順從佛在經典上的教導,認真修學。
永遠除去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
此疑錯中略舉幾端,要特別小心。「別解」,同樣學佛,依據不同的經典,不同法門,故見解不一樣。
「別行」是修行的方法不同,念佛取執持名號方法,而他人採《觀經》之觀想方法,行不同,必有妨礙。
其他經典可以參考,了解其理論、方法、因果,而我自己修行則專持名號,絕不受其影響,這就對了。
「異學」,學的不同。「異見」,見解不同。「異執」,執著不同。
本經是教我們一切放下,專門執持名號,不為一切外面境緣所動搖,退失自己本來的行願。否則這一生又空過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