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家庭、事業、救人、幼教、公務、商用...不可或缺的台灣之光 MITSUBISHI Delica(一) [18P] [列印本頁]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9-9-30 02:54:16     標題: 家庭、事業、救人、幼教、公務、商用...不可或缺的台灣之光 MITSUBISHI Delica(一) [18P]

 
很多人可能就愛酸說,日本原廠都已經是第五代,咱們台灣居然還是30年前就問世的第三代,一路賣到現在,但其實在我眼中,得利卡可以說是與國人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的人生夥伴,中華三菱在不久前因應從六期環保法規、車輛安全標準等等,能夠在原廠幾無奧援的情況下,重新打造這款經典車系,與去年發表菱利A180/A190之後舉行的公辦試車以發財車貨卡車型為主完全不同,全數均以本世紀首度推出的八人座自排車為主!

 

 
原有的超級得利卡,目前則保留貨車款少量產銷。

 
標配HSA之後,上坡起步就不怕倒退嚕。

想想看,從載著孕婦產兒的救護車(當然也包括馳援各種需求的救災避險車),到物流用的廂式貨車,還有接送國家未來新希望的幼童車,以及肩負著國民生計與經濟發展的各式客貨車,還有還有許多你一輩子從未體驗過的生活,幾乎都離不開得利卡,而且中華汽車更積極爭取明年可以讓全新的得利卡外銷包括中東等新興市場,這不是台灣之光、甚麼才是?

 
日本原廠第一代。

 
日本原廠第一代小改款,車頭改為符合當時較流行的四圓燈款式。

 
日本原廠第二代,同時也是日本第一輛可選配四輪驅動的廂型商業車。

嚴格來說,以日本原廠的Delica發展歷史來看,這款首度於1986年問世的Delica第三代車系,在台灣也是從1986年開始生產,到現在經過中華汽車幾次改款,幾乎都是跟著法規演進而動,而其實Delica的血統真的很厲害,因為現在HYUNDAI Grand Starex的真正鼻祖,就是上上一代的HYUNDAI Grace-H100,也是當年現代自動車初期與三菱自動車技術合作的產品,所以沒有得利卡,也就沒有現在的Starex,在國內南陽實業也曾經引進的上一代Starex車系,基本上就是以其第四代--Space Gear家族所衍生的產品。

 
菲律賓還在產銷的L300其實就是原廠第二代車系。

 
印尼版目前還在產銷的Colt L300,也同樣是原廠第二代。

你要說只有台灣還在賣?這其實一點都不精確,就我們的鄰居--東協各國,目前就還有稱為L300的第二代車系,分別在菲律賓與印尼,持續以L300與Colt L300之名產銷,而菲律賓版本的L300則提供了貨床車與廂式客貨車等選擇,可以說是以底盤車增加後廂,同時還採用了面對面的可收納式座椅,甚至也做為當地的計程車或接駁車來使用,這可是比台灣現在的得利卡還要更古老的現產車系。

 
日本原廠第三代,當然就是全新得利卡的真正始祖。

當然,因為國內的環保與安全法規,可是要比東協各國還要嚴格許多,所以這次改款推出的全新得利卡,除了符合六期環保標準的動力組合,同時也增配了包括前座頭胸防護氣囊、ABS+EBD整合煞車、BOS煞車優先系統、ASC車身動態穩定系統、TCL循跡防滑控制、TPMS胎壓偵測,以及防止上坡起步倒退嚕的HSA陡坡起步輔助系統等等,而且更獨創SCC(Safety Control Center 智慧防護系統),同時還有可選配的BSW駕駛盲區偵測警示系統(可偵測後方左右45度角來車預警),就主被動與預防安全來說,已經做到降低更多傷害的預防機制。

 
HYUNDAI Grace-H100當初就是用得利卡為基礎打造。

 
你沒看過的現代小霸王前身,這款H100貨卡就是用得利卡改車頭成為韓國當年最暢銷生意車。

 
第一代HYUNDAI Starex,就是得利卡原廠第四代Space Gear的韓版。

 
台灣最早引進的上一代Grand Starex小改款,血統就來自於MITSUBISHI Delica Space Gear第四代車系,也是江淮瑞風的老祖宗。

至於動力系統方面,因應國內即將上路的六期環保法規,全新得利卡也換上與當前Zinger相同之汽油2.4L引擎(原廠代號4G69),可輸出133ps/5250rpm最大馬力,以及20.4kgm/2500rpm的峰值扭力,自排廂型車平均油耗可達8.9km/L,看起來三級能效似乎不怎麼樣,但別忘了得利卡廂型車可擁有800kg的最大合法載重,而這次新增的五速自排,不僅讓駕駛人更容易專心於路況,對於年輕人與女性駕駛人來說更是一大福音,畢竟國內現在考手排駕照的人愈來愈少,能夠拼經濟、顧家庭、救人救命遠比甚麼都重要,讓駕駛人擁有更舒適的工作環境,當然是勢所必須,當然這也不是得利卡第一次提供自排選項,許多人小時候還有五幕式天窗、柴油動力、四輪驅動的時候,也曾經有稱為「綠視界」的得利卡也曾經推出自排車型。

 
日本原廠第四代Delica Space Gear於1994年發表,國內尚未導入。

 
國內導入聲名大噪的Space Gear,其實是日本原廠1997年推出的小改款。

儘管全球造車科技不斷進步,甚至也已經喊出用電能取代燃油的口號,但想想你我身邊還有許多國人,其實生活周遭是不能沒有得利卡的。

 
日本現號五代Delica D:5車系,已經轉型成為豪華家用休旅車,若真的導入的話售價絕對不輸福斯T6。

 
車尾增加反光片大幅提昇辨識度,車頭我覺得改得有點萌!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9-9-30 02:56:02

家庭、事業、救人、幼教、公務、商用...不可或缺的台灣之光 MITSUBISHI Delica(二)

 
既然說是台灣之光,我們也要來看看得利卡的變與不變,而在公辦試駕前,中華汽車點出了三個試乘重點:全新動力系統、全車系標配SCC智慧防護系統、全新內外裝新增便利式樣等,試駕車款則一律是建議售價78萬元之自排款,車室採三排座椅八人座配置(2/3/3),當然唯有實地體驗與實際操作,才能夠感受箇中差異。

 
得利卡的不變,顯示出在1986年問世時原廠基礎設計的優異,到今天不但夠用,而且耐用,更容易讓無論是老得利卡車主、駕駛人容易上手,更用多年來撐起台灣經濟與民生半邊天的口碑來說明一切。

 
全新儀表整體感提升,試駕八人座自排標配多功能方向盤(含定 速、音響控制),電動窗與車外後視鏡調整開關位於中央鞍座,便利就手。

 
儀表靠駕駛座側門前方由左至右分別為:頭燈照射角度調整、行 車資訊顯示幕選單控制、循跡防滑開關(按下為關閉)、ECO省油模式開關、BSW(駕駛盲區警示)開關。

不變的是經典的貨車底盤結構,平頭車配置的好處,搭配僅有2435mm的軸距,前輪與前軸基本上就在駕駛人與前座乘員的下方,所以駕馭起來會跟歐系長頭車、乘用車有些許差距,駕駛人的轉向意志可以略微領先前輪,而且僅4.9m的最小迴轉半徑,無論是穿梭大街小巷,還是直接鑽進市場或卸貨區都很靈活,頭家們習慣了這樣的便利,也讓拼經濟更快速,而全新內外裝的設計,除了要讓人一眼就感受到全新得利卡的不同,我個人認為採用上下兩層頭燈(上層是DRL日行燈)搭配類X字形的黑色保桿造型(後保也同樣採用黑色塑料),在狹窄路況遇上小碰撞,其實一點也不讓人在意,這就是商業車與乘用車在設計上的用心不同之處,而新車頭其實我覺得有點萌,如果我再告訴你一個驚人的事實,其實得利卡在台灣的小朋友心目中可有著最愛移動工具的地位,因為從幼童車到生意車,還有許多偏鄉的生活事業用車,許多人印象中的第一輛車就是得利卡,而我認為新車頭不但辨識性超強(試駕過程一路上都有人在問啊!),全新尾燈設計還用全大寫的DELICA與大面積反光片來提升辨識度,同時還兼具有ESS緊急煞車警示系統的功能,在感知大腳煞車或緊急煞停時會自動閃光提醒候車,這一點由其在不久之後也即將上場之全新改款幼童車尤其受用,想想看車上載有十幾名國家未來的希望,你在後方看到緊急點放的煞車燈,怎麼可能不多加留意?

 
中央鞍座依循傳統提供可後翻上開功能,內藏收納空間與雙飲料架。

 
皮面駕駛座椅附前後滑動、椅背傾斜角度調整。

車頭有點萌,或許不像是新世代商旅車一樣充滿科技豪華感,但個人認為卻是親和力十足,所以以後在路上看到開不快(通常都維持在法定速限內),想想車上肩負著他人生計,還有許多家庭賦予的希望,再急性子也會讓自己寬心一些,更何況道路原本就是公共資源,不是嗎?

 

 
全新五速自排操作簡易,且齒比設定符合多變乘載需求,是年輕人與女性駕駛一大福音。

說到變,全新款式的儀表內裝,除了提升視覺整體感,同時也明顯提升了人車互動的便利程度,像是列為標配的多功能方向盤,上面除了有音響控制以外,還標配了定速控制介面,這一點可以說是大大升級,而位於雙圓錶之間的多功能顯示螢幕,輕鬆彈指切換就可以讓駕駛人掌握包括車門未關狀態、自排檔位顯示、剩餘行駛里程、平均車速、設定速限警示、各輪胎壓狀態、水溫表、旅程電腦,還有還有進階設定等等,清楚不囉唆當然才是王道,而另外包括空調、音響(1-DIN可相容各種播放格式)等等,也幾乎都在就手位置,搭配中央鞍座上的排檔桿、雙前門電動窗、車外後視鏡電動調整等等,其間還有幾個收納空間,因應當下行動設備需求,在點煙器旁、排檔坐前方還各配置一個USB外接介面(全車共二具),再來就是堅持得利卡傳統的中央扶手內附置物盒,上蓋向後翻開之後還內藏二個飲料座跟收納空間,位於巧妙地利用引擎室與傳動機械空間上方,也可以讓前座、中排座椅乘員共享,至於吸頂式後艙空調出風口的部分當然維持不變,也適合國內天候需求,三段出風操作介面採用吸頂配置且位於前、後座之間,讓駕駛人或前座乘客僅需單手一伸就可以為後艙乘客調整適切的空調出風大小,而右側還提供中、後排乘客可獨立調整的頂置出風口,盡到照顧全車乘員的空調舒適品質,簡單的設計依舊讓人感到貼心。

 
吸頂式後艙空調出風口均可獨立調整,出風量大小操作介面位其下方,連駕駛人或前座乘員也可方便操作。

試駕當日,我們與其他媒體代表同車,這輩子第一次開得利卡(包含小貨車)的熟齡女性駕駛人,都覺得得利卡是一輛相當親民,上車之後也無須浪費時間適應的新車,而且駕駛座椅緊靠著車門,其實也是讓人更容易掌握車邊狀態的作法,前座椅前後與椅背傾斜角度可調整,也很容易讓人上手,當然高坐姿的好處,也讓女性駕駛人輕易掌握前方動態,這絕對可以讓撐起家計半邊天的家庭主婦、職業婦女大大放心。

 
中排座椅採用1/2分離配置,椅墊可前後滑移,且椅背傾斜角度可自由調整,座椅設計與襯墊舒適程度大幅提昇。

 
乘客座側中排座椅可整座前翻,便於第三排乘客進出車室。

 
第三排乘客可直接控制椅墊下方控桿,讓中排座椅前翻便於進出車室。

這次的試駕過程,我們全程都在桃園市境內的一般道路與山道上蜿蜒前進,而全新自排變速箱不讓可以讓更多年輕人與女性一上手,儘管齒比不若乘用車般綿密,這樣的設定可是為了要適應或可能滿座八人,或可能要讓尺碼達到2580╳1414╳1365mm的後艙,可以乘載最大達800kg的物品,總之開上得利卡,絕對不會有駕馭性能車的暴戾之氣,想想肩負接送全車乘客的重責大任,或是同時要完成客戶交辦需求將物品送達,開著得利卡你一定會遵守交通規則,但這其實是令人驕傲的一件事。

 
第三排座椅可乘坐三名成年人無誤,中央座位椅面可下翻做為扶手使用。

不得不說新車在標配主被動安全之後,即使在上山或遇上天候不佳狀態,全新得利卡給予人的信賴感更強烈,無論載人或載物安心感絕對加分,即使如台7線這樣充滿上下坡與髮夾彎的路況,標配ARP主動防止傾覆系統,還有即使上坡重新起步,HSA系統要感知上坡角度超過2.8度,駕駛人放開煞車瞬間,2秒內全新得利卡絕對不會在斜坡上演倒退嚕,這一定能讓年輕人與女性駕駛大大安心,隨補一點油門就可順利前進,以後看到前車是全新得利卡,就不需要誇張地放大與前車距離,而列為經銷商選配件的BSW(駕駛盲區警示)、RCTA(後方交通警示),我認為既然車都買了就不要摳門不加購,這對於提升駕駛人掌握車邊環境、降低意外事故有大大的幫助。

 
滿座八人後廂依舊擁有寬敞的置物空間,第三排備有一具幼童安全座椅固定機構。

全新得利卡還採用了更趨近於乘用休旅車的絨布地毯與皮質座椅,包括對於進出車室與移動品質也有大大幫助,順便一提的是,換裝全新動力組合之後,我認為中華三菱也對於NVH(隔音、制振)等動態行車品質用心不少,因為在一般道路或蜿蜒山道上行駛,整車的隔音品質比起Super Delica時期也有大大進步,至少駕駛人與前座乘客行車時互動就不用大聲嘶吼。

 
第三排座椅可椅背、椅面均可前翻,在五人座情況下,放進一部 小綿羊也沒問題。

肩負著推動台灣社會運作與前進的更多責任,我認為在原廠低支援程度的當前環境,全新得利卡的進化,維持了讓人習慣的不變,但也貼心地針對國內用車環境,提供更多進步與變化的價值,這樣一輛全方位商業車,我們都應該要多加支持才是。

 
作者: jerry9112004    時間: 2019-9-30 14:33:30

帶五代的外型現代敢多了,令人期待

作者: michaelle    時間: 2019-10-8 20:07:48

真正照顧認真打拼的頭家~不二手選!!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