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習俗百科/廟宇拆遷神明何處去 合祀是個選項
[列印本頁]
作者:
力寶龍
時間:
2019-11-4 10:48:00
標題:
習俗百科/廟宇拆遷神明何處去 合祀是個選項
習俗百科/廟宇拆遷神明何處去 合祀是個選項
台灣是個民間信仰極其發達的地方,保庇NOW在之前的文章提過,台灣宮廟的密度可能比便利商店還高。但我們都知道隨著時代演進、政權更迭,各城市鄉鎮都難免會面臨都市更新,如果廟宇剛好位於被更新的區域中,那應該怎麼辦呢?
2019-11-4 10:47:47 上傳
下載附件
(136.59 KB)
八吉境關帝廳。(圖/WIKI圖庫,阿文攝)
其實廟宇面臨拆除的情況一直都存在,若只是單純的建築物老舊不堪使用,待拆除後原地重建即可,但如果遇到兇蓋蓋的政府一定要拆除,那就得想辦法自保了,而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日治時代實施「市區改正」的年代,當時台灣各地都有廟宇碰到這個頭痛的問題。
面對兇蓋蓋的政府,信眾們只能各自找出路,有些廟會另外擇地重建,或是信眾先將神明請回家中祭拜。但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合祀。
合祀的意思從字面上就非常直白,就是將面臨廟宇拆除的神明請到另一間廟宇,雙方的神明共享信眾香火。但合祀並非信徒說好就好,當然要先向雙方神明擲筊,在神明們都同意之後才能移駕,此後雙方的信徒不分彼此,最後融合成一間廟。
以台南市中西區的八吉境關帝廳為例,原本建於清朝的八吉境關帝廳,在日治時期因為市區改正而遷廟到現址,重新建廟時合祀了古腳觀音閣的觀世音菩薩、八吉境東轅門土地公廟的福德正神,三位神明共享香火。
在這裡要提出的是,合祀與寄祀還是有一些差異,合祀是兩間廟的神明共同領有一間廟宇,雙方都是主人。寄祀則是神明暫時寄居在另一間廟中,屬於來賓格,未來經濟許可後,仍會重建廟宇,將神明請回安座。
來源:保庇NOW
附件:
1024px-八吉境道署關帝廳-768x576.jpg
(2019-11-4 10:47:47, 136.59 KB) / 下載次數 8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zNTEwMDV8ODdiZDkxZDF8MTc1Nzk2NjgyM3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