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44-七、部類差別 -1
[列印本頁]
作者:
linuxman
時間:
2019-11-21 06:23:28
標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44-七、部類差別 -1
七、部類差別
為深究本經,應知同部同類之經論,傍及帶說淨土之典籍,以便參研。
甲 同部。
本經與小本彌陀,是同部經典。本經吳譯本,曾亦名《阿彌陀經》,與秦羅什所譯之小本同名。故世稱本經為大本,秦譯之《阿彌陀經》為小本。《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現小本彌陀,共有三種。
1、《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2、《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3、《阿彌陀經秦唐兩譯會集本》 現代菩薩戒居士夏蓮居會集。
秦唐兩譯,大體相同,稍有出入。秦譯精要流暢,眾所宗向。唐譯則準確詳備,力保原面。先師會集兩譯,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佚之二十一字。按襄陽石經乃六朝人手書而刻石者,於一心不亂之下,尚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二十一字。宋代元照師,載入《靈芝疏》。
明蘧庵師亦推崇石本。幽溪大師於《圓中鈔》大聲疾呼:「今傳(指秦譯本)訛說,凡讀習者,應依古本,而增正之。」會本依先德意,補入此二十一字。於是會本,既備兩譯之長,復補秦譯之佚。
聖意備顯,易啟正解。於是秦譯原文應是「一心不亂專持名號」(此八字應一氣讀下)。正同於唐譯之「繫念不亂」,亦復與本經之「一向專念」同旨。彌顯持名妙法,從果起修,果覺因心,他力冥加,不可思議。《要解》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可見眾生但能信願持名,決可往生彼國凡聖同居土。
實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亂或理一心不亂。持名法門妙用,和盤托出。足證會本實大有功於聖教也。
https://book.bfnn.org/books/0780.htm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