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貨運最後一哩路正加速電動化,全球最大貨運集團DHL打造電動車隊Work L前進美國市場 [7P]
[列印本頁]
作者:
陳仁
時間:
2019-11-29 03:28:35
標題:
貨運最後一哩路正加速電動化,全球最大貨運集團DHL打造電動車隊Work L前進美國市場 [7P]
全球最大的貨運集團DHL,集團旗下的StreetScooter電動車公司,打造了純電動的Work L電動快遞運送車,預計2020年春天將進軍美國東西岸兩個都會市場,不過DHL並沒有表示哪一個市場將先啟動。DHL希望和地方政府合作,以努力減少溫室氣體的碳排放。
10月間才從福特汽車跳槽而來的StreetScoote技術長Ulrich Stuhec表示,電動貨運車全面布署可能在2022和2023年展開。DHL將于2020年春季開始在美國兩個城市市場推出StreetScooter的全電動工作L送貨車,每個城市市場各有一輛。DHL集團目前隸屬德國郵政(Deutsch Post),德國郵政在1998年併購了,並整合了多家快遞運輸公司,讓DHL成為全球最大的運輸公司。
目前包括洛杉磯、倫敦、柏林、東京等全球共有30多個城市,正努力要在2030年在各城市中建立零碳排放區,這些城市希望遏碳排放所造成的溫室效應,致使極端氣候、氣溫升高和海平面上升的發生,這些氣候變遷會造成人類巨大的經濟、環境和人力成本的損失。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統計資料,2010年,包括石化燃料燃燒的船舶、火車、貨卡車和飛機在內的運輸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4%。
在過去三年中,DHL已和與柏林、漢堡和慕尼黑等德國城市開展了「最後一哩路送貨零CO2」的活動。目前全球道路上有12000台的StreetScooter 電動車,其中有 10,000 輛是 DHL的。StreetScooter表示,他們在在阿姆斯特丹、維也納和德國周邊城市的運輸業務,每年每輛卡車可省下約360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StreetScooter的Stuhec在最近的一次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我們在路上已擁有最豐富的電動運輸經驗,而其他同業仍在研發他們的第一台電動原型車。
9月間,DHL的競爭對手之一亞馬遜(Amazon)新的貨運計畫中。向Rivian汽車(Rivian Automotive)訂購10萬輛電動送貨車,為電動車產業帶來了強大的震動。他們的第一台電動廂型車預計在2021年上,與此同時,亞馬遜也表示,他們的貨運合作夥伴目已使用大約200輛的電動貨運車輛。
全球最大的快遞公司優比速United Parcel Service,目前擁有1000輛電動貨車和油電複合動力貨車,而聯邦快遞Fedex去年也宣布計畫在美國加州布署1000輛電動車的貨運車隊。
DHL集團是在 2014 年全面收購了StreetScooter電動車公司,目前DHL的合作夥伴,包括英國最大乳品公司Milk&More,以及日本快遞公司Yamato,各自訂購了200台和500輛的電動貨運車。而今年9月,StreetScooter也開始進軍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和中國大陸的奇瑞車廠籤署合作備忘錄,將於2021年開始在中國大陸生產電動廂型車。
AUDI首部電動車e-tron SUV小改款,煞車與傳動大修改讓續航力大幅增加
AUDI的首部電動車e-tron SUV,去年發表至今已超過一年,但它仍踩著緩慢的步伐前來台灣,預計等到年底它才會在台北車展公開亮相,並展開接單,不過e-Tron SUV原廠本周宣布推出推出小改款,透過修改它的煞車系統和傳動系統,讓它的電力最大續航里程增加15.5哩,相當於25公里。若以頂規的e-tron 55來說,按WLTP的測試標準,它的最大續航力已達到436公里,比它的競爭車款賓士的EQC 20多了不少。
其實e-tron SUV性能升級的部分是取材自本月 稍早在洛杉磯車展發表的e-trom Sportback,它們包括一個經過修改的煞車動能回收系統,它能減少煞車殘餘扭力,並且在一般駕駛模式下,它的前電動馬達具有可以完全斷開電力供應的能力。此外,它的可調整式煞車動能回收,具有三種的可調節功能。AUDI宣稱此一煞車動能回收的技術,將帶給駕駛者一種更清晰的踏板的感覺。
AUDI也表示,此一煞車動能回收系統也採用壓力比較小的的冷卻系統,這對泵的壓力較小,而且利用電池模組產生的餘熱,做為車內暖氣空調之用,而上述這些功能可以提高車子10%的續航里程。
除了技術調整,AUDI也為e-trom提供 S Line的一些套件,像是換裝20吋的鋁合金輪圈,另外還有氣壓式懸吊和Audi Sport的徽飾,同時前換上Audi Sport運動化風格的前後保桿。最後是車子後方十分突出的擾流翼和分流器,後保桿下方也做了修飾,包括車採用S Line風格的尾擾流翼與分流器,讓它與一般的e-tron有所區隔。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