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觀經四帖疏125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19-12-2 05:41:15     標題: 觀經四帖疏125

△十四就上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

一者總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總舉有緣之類。

四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

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

八者明迴所修行願生彌陀佛國。

九者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

去時遲疾。十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十一者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

今此十一門義者約對九品之文。

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為一百番義也。

又此十一門義就上輩文前總料簡亦得。

或就中下輩文前各料簡亦得。

又此義若以文來勘者。即有具不具。

雖有隱顯。若據其道理悉皆合有。

為此因緣故須廣開顯出。

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識也。

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

廣料簡上輩三品義意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

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