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任何外族宗教有著本質的區別,是中國人的根和本,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真正本土華夏文明傳承的結晶,自軒轅黃帝賜姓百家姓開始,至今已有4710多年的歷史(道歷)。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是中華國人文化催生的,乃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是促進科技發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愛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道教遵道貴德。故學者說「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謂此身根法幻化,業不可逃,壽終有盡,道教獨欲長生不死,變化飛升,其不信天命,不信業果,力抗自然,勇然何如哉!」「道教是最自由、最自然和最靈活而健康的思想體系,這正是因為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教義。因為沒有固定的教義,所以沒有偏見,也沒有思想統一和遵從正統教義的要求。世界文明史告訴我們,在一個專制僵化的權威之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不能存活。K. M. Schipper又認為:道教之所以能贏得很多西方人的信奉,還因為它的思想有非常進步的、超過其它宗教的神學境界,是一種對「人人有責、清凈無為、天然和平的宗教,」如道教之「道」不是「神」,卻又會生出和養育「神」與萬物,故道教既非「一神教」,也非「多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