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92)-德遵普賢第二(16) [列印本頁]

作者: linuxman    時間: 2020-1-14 04:31:19     標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92)-德遵普賢第二(16)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諸佛度生,應病與藥。藥喻如來妙法,病喻眾生疾苦。如《涅槃》曰:「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樂。」三苦者:(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惱者。(二)壞苦,由樂事之去,而生苦惱者。(三)行苦,行者,遷流之義。

由一切之遷流無常,而生苦惱者。《嘉祥疏》云:「三有之苦(即三界生死),故雲三苦。」《甄解》謂「祥釋為穩」(指嘉祥師之釋更為穩妥)。蓋除三有生死之苦,更合淨宗之旨。

《甄解》釋經文曰:「如來大醫王,能知其病,應病與藥,治三有之苦。病有眾多,法藥亦多,故雲諸法藥。」

「升灌頂階」(見《唐譯》)。「階」者位也。「灌頂」者,印度古代國王即位時,取四海水,灌於王頂。密教同之,有灌頂法。灌頂有多種,簡言之,則為二種:(一)結緣灌頂。行人乞法,為結佛緣,引入灌頂壇,授以本尊之印與真言,此後行人即可依教,隨分修習,是為結緣灌頂。

(二)受職灌頂。於如法積行之士,傳受秘法,而作灌頂。得灌頂已,堪受師位,於密法中作阿闍黎,是為受職(或傳教)灌頂。上乃粗分。若詳論之則在上述二者之間,尚有常行之四種灌頂:(一)瓶灌,得修習生起次第之自在。(二)密灌,得修氣脈明點之自在。(三)慧灌,得具菩提心訣之修持自在。(四)大手印灌,得修大手印道之自在。

密教重傳承,未經灌頂,不得擅自修習,經軌亦不得擅閱。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230&cid=124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