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26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2-16 05:21:36     標題: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26

「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

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彌陀要解》。

什麼是「眾生濁」呢?你又是見濁又是煩惱濁,這樣所感便形成了「五蘊」假合的這個肉身,所以「色」跟「心」都痞劣。

身色就是這樣,一旦把這個肉身之皮扒開,人就成了一個行動的廁所。

這個身很劣呀!那麼「心」呢?也就是「見濁」、「煩惱濁」,同樣也是很劣的!

所以眾生身心都痞劣就叫「眾生濁」。

這個五蘊假合的身體,假名為「眾生」。

在「眾生濁」中,你也決定安於臭味而不能洞覺,因為你是「濁」的,所以安於這樣臭味的環境之中而不會洞覺到。

昨天晚上,我還批評我的兩個女兒,我老是這麼舉例,我說:「大家就是糞坑裏的蛆。」

從農村來的人或在農村勞動過的人都知道,這糞坑裏的蛆,就在那忙忙亂亂的,爭呀!這塊糞好,那塊糞不好,我丟掉這塊糞去奔那塊糞,那個蛆不如我這個蛆,我比它強……

爭來爭去,想來想去,可就是不想著我如何出糞坑。對此,蕅益大師說了:大家在煩惱濁中,你決定安於臭味!

你不認識這糞坑,就在這爭,這個是大富翁的營養充足的糞;那個是病號的糞,我要補充這個糞,換那個糞……

甘於劣弱而不能奮起。有人很自卑,總以為自己不行,要問:「我還能往生嗎?我念佛就只求一個好死。」

我妹妹就是這種人,她念了一輩子佛,用她的話講,就是求一個好死。還有一位居士跟我說:「我念佛就希望我的一個亡者(她死去的一個親人)。」

這些人就是不想:我們自己的佛性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是平等的!我們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攝成為自己的功德。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