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32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2-17 05:52:31     標題: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32

《金剛經》的經題是「金剛般若波羅蜜」。

這個「般若」,沒有適當的中國字可以翻,因此就翻譯了它的音,而沒有翻譯它的意思。

這是古時候譯經家的一種規定。

咱們國家沒有適當的名詞恰好跟這個「般若」一樣,但是這個音有點走了樣,注了這個音,這個音還是接近的。

要是翻譯了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有的翻譯的是音,有的翻譯的是意思。

「般若」就是音。因為我們中國沒有適當的字相當於「般若」,勉強叫做智慧。

這很容易混,因此就需要「般若」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深智慧或者大智慧,以區別於咱們一般所謂的智慧。

尤其是要區別於咱們所謂的世智辯聰,這兩個詞的意思恰恰有天淵之別。

我們如果把世智辯聰當作了般若,那就是禪宗的話:「把驢鞍橋當作阿爹的下巴頜(鎧Kai)了」。

那個橋跟下巴頜沒有共同之處,如果把般若體會成世間的學問、世間的聰明能幹,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世智辯聰是佛教所講的「八難」之一,學佛是有八種人是很困難學的:聾子、瞎子、啞巴......。

啞巴,他就不能問話;如聾如盲,他就看不見、聽不見。還有神經病等都屬於「八難」之一。

這個世智辯聰是跟「八難」並列的。我們有的時候常常不知道,有的人還以此自負,不知道這是一種缺點。

所謂「般若」既不是我們所說的智慧,也不是指學問,而是一個大智慧,極深的智慧。

「六度波羅蜜」裏頭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只是這前五度而沒有般若的話,不能稱為「波羅蜜」。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