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釋隆迅法師 講經 楞嚴經淺釋64 [列印本頁]

作者: mingchin    時間: 2020-4-11 16:53:11     標題: 釋隆迅法師 講經 楞嚴經淺釋64

楞嚴經淺釋64
我們看見的跟菩薩看見的,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也見啊,但是我們的見是有染著的,我們的見是不清淨的,我們的見是帶著分別執著的,這個叫識不叫智。但是當你轉成智的時候,它還是一樣了了分明。修行者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凡夫的階段,叫作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什麼呢?這是分別意識。等到他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時候,等於他不是凡夫,是證道的羅漢。羅漢證得空性,所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階段空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叫矯枉過正。第三個階段,妙用起來變成智慧了,轉識成智,他既不著空,也不著有,既不是見山不是山,也不是見水不是水,是見妙山妙水, 說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菩薩大乘精神就在這裡,裡面都是充滿智慧。這個智慧是本來智,無私的智慧,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本來就有的。本來智慧現前了,就是了了分明而不黏著,他不會起心動念,就如如不動。所以我們說這個如來藏,就是含有智慧和慈悲的,藏呢,等於是一個本體,一個寶庫。如來藏也可以說,如字含有藏,藏字含有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一體一用,一體二用都在裡面。
這個題目還沒解釋完,後面還有四個字 ,妙真如性。如來藏妙真如性,真如一般在佛法中,都解釋成為本體,人的這個本性佛性。真如就是這佛性。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4-11 18:21:45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4-11 18:26 編輯
我們看見的跟菩薩看見的,有什麼不一樣?我

《思惟略要法》
凡夫未得 慧觀。見諸虛妄之法 有種種相
得實相者 觀之如鏡中像

《悲華經》觀一切法 如鏡中像
《佛本行經》以佛眼觀見 三千界如鏡
《父子合集經》智者觀諸世間法。 譬如鏡中現影像


凡夫和諸佛菩薩 所看見的有什麼不一樣?
凡夫所看見的是「
佛菩薩看見的是「鏡中像

「相」就是 實物的東西
「鏡中像」則是 空無實物


《佛説法集經》一切法唯是名字。以無實物故。
《大乘入楞伽經》真實中無物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4-11 18:30:56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4-11 18:33 編輯

看見世間如鏡中像,空無實物,這叫做「見如來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 》不見物故。名見如來
《佛説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不見一切相者名見如來。見無有物見如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無所有相 即是眞實。由相無相見如來



作者: mingchin    時間: 2020-4-22 08:59:23

serendipity 發表於 2020-4-11 18:21  
《思惟略要法》
凡夫未得 慧觀。見諸虛妄之法 有種種相。
得實相者 觀之如鏡中像。

離相寂滅, 離諸形象,自得寂滅.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