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22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4-30 05:35:16
標題: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22
二、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先明普賢二字。德周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
普賢菩薩德遍法界,是因心最圓滿的等覺菩薩,僅次於佛。此約字面解釋。
「行願」,發願,依願起行。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謂之四弘誓願。
弘者,大也。屬通願,三世諸佛都曾發此弘願。
佛菩薩為度生,須斷煩惱,故「煩惱無盡誓願斷」,欲除煩惱得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成佛是學佛的究竟目標「佛道無上誓願成」,圓成佛道,始能廣度眾生。
願,是修行指標,行,實踐所立,趣向理想,所謂「以行山填願海」,願如海深,行似山高,歷劫修行,誓達目的方止。
行與願,如鳥雙翼,車之兩輪,有願無行是虛願,有行無願沒目標,缺一不可。
「行」音ㄏㄣˋ。太虛大師說:「普賢行願品,約普賢菩薩讀ㄏㄣˋ,修圓故;約凡夫讀ㄒㄧㄥˊ,正修故。」所以,等覺菩薩以下,讀ㄒㄧㄥˊ,讀ㄏㄣˋ也無妨。
普賢行願,有通別。通途論之,從初發心至等覺,乃至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修,不論四弘誓之通願或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釋迦牟尼佛發願於五濁惡世度化眾生等別願,包括六度萬行在內,都是普賢行願。
別,指本經所說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等普賢十大願,為普賢菩薩別願,謂之「普賢行願」。
此十大願「即願即行,即行即願」,邊修邊發願,隨願而行,願行同時,願行相輔,非待發願後才修。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