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程法師則比較「念佛的是誰」在中、英文的說法,後者是「Who is reciting the Buddha’s name?」,這有兩樣不妥當。「一是問題太長,二是『Who』這個字跑到了句首,若是翻成中文,就變成:『誰在念佛?』[…]這看似不大的差異,影響卻很大,因為一個話頭的關鍵所在的位置,會影響我們在念它時力量的凝聚。」法師讚嘆:「只要以正確的話頭方法運作,通過文字就能讓人進入一種愈來愈向內凝聚的狀態。[…]祖師們竟能開發出如此善巧的方法,一方面直接用我們身心內在想知道自己本來面目的本能與自覺,另一方面又利用話頭這樣一個很有力量的文句結構,與我們的自覺與疑情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