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95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5-15 05:32:12
標題: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95
眾生因積聚諸惡,感墮三塗重報,不論何種苦,悉願代之,令早學佛法,速成正覺,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乃菩薩難行能行之偉大處。
眾生各有因果,自作自受,何能代之?菩薩視眾生如獨子,真誠願代眾生苦,較之父母待子,過千萬億倍,真不能代,仍想盡辦法減其痛苦,清涼國師疏鈔說有數種,略舉五種共勉:
一、發大悲心—常存悲心,願代眾苦,即菩薩行,所謂「思地獄苦,發菩提心」,非見苦方發。
二、修諸苦行—不畏艱難,精進勇猛,成就道業,便能利濟眾生,佛雪山苦行,目的在此。菩薩正修時,雖不能代苦,卻已做準備救助之增上緣。真實修行,能感化眾生,如民初之虛雲、印光、弘一諸大師,以身作則,即是代苦。
三、說法教化—有身教、言教。如古德之言行教化,印祖閉關普陀,以書信弘法,數十萬人向佛,文鈔流傳,利益後世,使修善離苦,屬言教,即是代苦。
四、修同體觀—前云發大悲心,進而見眾生苦,感同身受,悲心更切,修同體大悲,乃悲心之增上,尤其本品,更重修觀,如前禮敬諸佛等,古人多作修觀解,修觀雖不易,若常修習,亦能代苦。
五、作諸功德—地藏經云:「聞健自修,分分己獲」,莫待子孫超度,七分得一,六分生者自利。然為人子者,禮請高僧大德為先亡超薦,縱使得一分,總比沒有好,故作諸功德回向,亦能代苦。
疏鈔云:不退轉菩薩,能轉眾生定業,代受地獄苦。凡夫初學做不到,就不說了。但,現在科學昌明,也有能讓我們略盡棉薄,真代苦的,如捐血,既救人又不傷己。
或隨分隨力勸人學佛,斷惡修善,得生人天,進趣菩提,如代苦般。詳看清涼國師行願品別行疏。此即回自向他,令眾生得益。
「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是回因向果,兼含回事向理義。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