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她是唐朝最多情的女道士,一首情詩寫得很是感人,堪稱表白典範 [列印本頁]

作者: john66    時間: 2020-5-17 04:13:30     標題: 她是唐朝最多情的女道士,一首情詩寫得很是感人,堪稱表白典範

她是唐朝最多情的女道士,一首情詩寫得很是感人,堪稱表白典範

2020/05/16 來源:解憂詩詞
一直覺得唐朝的「女道士」是個很耐人尋味的群體。

原本正常來說道士應該是修身養性,守著各種清規戒律,過著清苦寂寞的生活。

但是唐朝的女道士則不然,她們比起閨閣女子還多了幾分自由。

她們就像沙龍的女主人,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文人雅士自由攀談。

例如唐玄宗的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都是名動一時的女道士,尤其是玉真公主,王維和李白都曾經是她的座上賓。

甚至有傳聞這兩人不和,就是因為玉真公主。



還有兩個女道士也非常有名,她們就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中的李冶和魚玄機。

魚玄機是因為被情郎李億拋棄,才入了道觀,而李冶卻是自小被父母送到玉真觀出家。

說來也是好笑,李冶之所以小小年紀就被送入道觀,就是因為她在六歲時吟詠的兩句是「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的父親聽後,認為她今後會作出有損婦德,便想著讓她在道觀中好好修行。

可沒想到的是,入了道觀後的李冶更加開放了天性。

原本她就是個極聰慧的女孩,精通詩文,又善彈琴,加上她艷麗的容貌和瀟洒的性格,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歡與她往來。

茶聖陸羽、詩僧皎然、「七言長城」劉長卿、名士朱放等等,都曾和她傳出過緋聞。

她曾寫下一首很肉麻的情詩,感動了世人1000多年。

這首詩名為《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很顯然這是一首情詩,「相思」二字道盡了她對情人的思念,而「怨」字又從何說起呢?

有一種說法,這首詩是李冶寫給皎然的表白詩,一個是女道士,一個是和尚,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李冶曾不止一次向皎然表白,例如《結素魚貽友人》,「欲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

而皎然則回敬了一首《答李季蘭》,「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

若說這首《相思怨》是寫給皎然的倒也說得過去,畢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還有一種說法是雖然李冶情竇已開,卻受觀主約束,寂寞無奈之時寫下了這首情詩,以表達自己對愛情的渴望。

無論哪種情況,都道盡了相思之苦,令人感動。


詩歌首聯和頷聯將相思和海水相比,寫透了相思之深、之廣。


人人都說海水深,可是在詩人看來卻比不上相思的一半。

海水再廣袤浩渺也有邊際,可是相思卻是無邊無際。

這兩聯的比喻,將無形的相思化作有形,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詩人對情人深切的懷念之情。

每次讀到這四句,我都會想起白居易的《浪淘沙》,「相思始覺海非深」,都是將海水的寬廣和相思作對比,海水不如相思深。

李冶這裡既是在懷念情人,也是在向情人表白她的一片真心。

可惜的是她面對的是一個早已斬斷情緣的和尚,不然面對她這樣赤裸裸的表白,哪個男兒不動心呢?


接著的頸聯和尾聯寫的是她在高樓上獨自撫琴的場景,刻畫了一個落寞的痴情女子形象,令人不忍卒讀。

深夜裡,她抱著古琴,登上高樓。


她一邊彈琴,一邊仰望著天空,樓上空無一人,只有滿地的月光和她相依相偎。

哀怨纏綿的《相思曲》從指尖流淌而出,迴蕩在空曠的高樓上。

一曲未終,琴弦卻突然斷了,她的相思柔腸也跟著一起斷了。

詩歌到底結束,可是詩人的相思卻是綿綿不盡。

全詩來看,前半部分寫得很是深情肉麻,後半部分卻充斥著思婦的怨恨和愁苦,也算是不負「相思怨」這個題目了。


後人雖然對這首詩的主題有些爭議,有人說是表白,也有人說是懷人,但無論哪種情況,這首詩也算是李冶一生的寫照了。

她痴愛皎然,卻始終沒有結果,縱然後來遊走在很多男人之間,可是內心卻一直是寂寞的。

雖然她的愛情幻滅了,但是留下的這首詩卻感動了世人上千年。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讀完這首詩,你想和誰表白呢?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