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6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5-24 07:57:53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6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意思是到達這種不可思議,沒有法子想像的解脫境界。本來解脫是沒有境界的,有境界便不是解脫。
那為何又說解脫境界呢?這個境界是個譬喻。根本是沒有一個境界,因到了解脫時,便什麼都沒有的。
普賢行願品,何謂「普」?「道遍宇宙」曰「普」,意謂他的道遍滿宇宙;「德鄰極聖」曰「賢」,意謂他的德性與聖人一樣。
行願品的「行」是修行的大行,「願」是指他所發的願是最大的,所以叫大行普賢菩薩。
佛教裡有四大菩薩: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地藏菩薩是願力第一,觀音菩薩是慈悲第一,普賢菩薩是行門第一。
佛說法時是先由弟子請法。華嚴經是普賢菩薩為請法主,妙法蓮華經是舍利弗尊者請法,楞嚴經是阿難尊者請法的。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
爾時是當爾之時。普賢即是道遍宇宙,德鄰極聖。菩薩是梵語,具足是「菩提薩埵」。
菩者覺也,薩者情也,菩薩是「覺有情」,即是覺悟的有情。所有一切眾生都叫有情。
草木無情但有性,有生性。「生性」便是儒教所謂的仁。仁就是性,又可說是道,也可以說是萬物之母。
人當然亦有此「仁」,否則不名之為人,仁者人也,合而言之為道。
孔子所說之「仁」,就是一切草木都有這個「仁」,都有生機。在春天便能生枝長葉,如是乃至夏秋便會開花結果,這是因有仁的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