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7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5-24 07:58:58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7
花草樹木有仁,只是很小,所以當花被割斷時,它也發出一種畏懼之聲,只不過人聽不見而已,若用一種科學儀器便可聽見了,這是很普通的現象。
為什麼它會發出聲呢?因它也有性,不過這個性不具足,只有一點而已。
舉例說:若人有一百磅的性,花草樹木連一盎斯也沒有。為什麼花草樹木也有性呢?因它們生長時間久了,也會有一種感覺。
在中國有樟樹求戒,也有白果樹受戒等。為何它們可受戒呢?
它們沒有情也會變成人形去受戒,這豈不是矛盾?其實一點也不矛盾,這只是一種很普通的境界。
因它們年紀老了,經驗也多了,又和人住在世界上,久而久之,就生出有一股人的性來,也就有仁了。
有了仁就有情感,有了情感也就想受戒了。在它們沒受戒前,不知做了多少壞事,後來知道所做的事不對,便去受戒,甚至想要出家!
普賢菩薩教化一切眾生,不但度有情,連無情也要度;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同成佛道,因此叫普賢。
他願度所有的花草樹木,一般人只知度人,而他連沒有生命的也要度。
菩薩二字,又可譯成「大道心眾生」,又叫「開士」,因他所有的都是公開,沒有自私心,沒有自利心,沒有嫉妒,沒有障礙心。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