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釋隆迅法師開示 澄懷靜慮,入德之門
[列印本頁]
作者:
mingchin
時間:
2020-5-27 11:23:35
標題:
釋隆迅法師開示 澄懷靜慮,入德之門
澄懷靜慮,入德之門
「澄懷靜慮,入德之門」,修禪就是要「澄懷靜慮」,把心沈澱下來,安靜的思慮,這就是正念,以正念觀照,深沉清淨觀察的能力,稱為「觀照般若」。「止」就是澄懷;靜慮就是「觀」。修止觀就是「澄懷靜慮」。
要達到什麼目的呢?「入德之門」。修行是要讓我們人格品質提升,要超越、要轉凡成聖,要相信我們有這種能力,能夠成為聖人。當這一扇門打開後,就能夠進入聖賢的殿堂,成聖希賢。參禪要繫心一處,不受外界影響,六根向內收攝。文殊菩薩的偈頌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稍稍留點時間修禪定,有什麼好處呢?「若人靜坐一須臾」,須臾是非常短的時間,這個功德很大。「勝造恆沙七寶塔」,恆河是印度最著名的大河,恆河沙多到不可計數,假如有人建造的寶塔如恆河沙那麼多,一粒沙一座寶塔,而且是七寶所成,七寶就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七寶所成的寶塔,像恆河沙那麼多,功德非常大,但是不如你靜坐片刻的功德。
為什麼?「寶塔畢竟化為塵」,再好的七寶寶塔,有一天也會損壞化成灰燼,畢竟世間一切有形有相的物質,都不是常住的,有一天終將毀滅,都是無常的,所以「寶塔畢竟化為塵」。但是靜坐片刻,一念之間,如果契入佛道,你就成佛了,所謂「一念淨心成正覺」。就是告訴我們,修禪習定的妙用無窮。
「禪」,中文音譯為「禪那」,中國人常把禪跟定連在一起,「正定」,印度話叫三昧,或者翻成「三摩地」、「奢摩地」,最常用的的翻譯是「三昧」,三昧的意思就是「正定」。不是一般的定,是正定。中國人是很有智慧的民族,既要簡單、又要清楚。剛剛入佛門的,覺得名相比較難以理解,沒辦法一下子進入,因為他簡略簡略,簡略得初機者沒法從字面推測其含意。所以一定要在看到文字後,理解它的意義,因為印度話,通常一個名相含有好幾層意思。
禪是什麼回事呢?禪,可以說是佛教宗派的一種。佛教傳到中國後,有所謂「十宗」,有俱舍宗、成實宗、律宗、法相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真言宗、禪宗、淨土宗。這些宗派中間,就有禪宗。有人說禪宗是中國人發明的,那是不懂的人說的話。我們後面會談到禪源,就是禪宗的起源。禪宗是一種修行的方法,或者是修行的過程,也可說是修行的境界,那一種解釋都說得通,要看你應用在何處。
「禪」,翻成中文是靜慮,靜靜的思慮,所以禪宗不是失念的,不是完全頑空。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把思想集中在某一點上。在日常生活中,煩惱、雜念、幻想、無明,都是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胡思亂想,全無章法,要梳理得單純清淨,念頭不複雜了,一心就是禪。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