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53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6-5 05:47:46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53

普賢菩薩又向善財童子說:所謂常隨佛學這個願,好像這個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譯為「堪忍」,意謂這個世界是苦的,而一切眾生堪能忍受。

何以言之是苦呢?這個世界一切法都是染污法,不清淨的,故非常痛苦;縱是樂,都是苦的因,沒有真正的快樂,所以叫堪忍。

如穿新衣服是快樂,但被塵埃染污就生煩惱。又人最歡喜的是發財,可是財發得再多,死時亦帶不去。在生時,

即使一分錢也算得清清楚楚,沒有得到錢時,就想法子去得,沒有得到,心裡貪求是苦,已得到了,又怕失去,

這都是苦,可是你不覺得苦。患得患失,怕得不到,死時一分錢也帶不走,你說這是苦?或是樂呢?這兩樣東西,

是世界上人人所歡喜的。一切樂,皆是苦的因,不過你尚未覺悟到,故此世界叫「堪忍」。在這個堪忍世界裡,

毗盧遮那佛如來,毗盧遮那是梵語,譯為「清淨」,即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從初發心見到古釋迦,那時他是陶師。

見到古釋迦後就發願。即時精進修行,用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數量的身命,而為布施,做種種布施,

如釋迦牟尼佛見到然燈佛時,他就以身做布施,然燈佛由對面而來時,他看道路上有水,他看老比丘來時,

他自己就躺在有水的地方,請老比丘走過去,這是以身布施,用自己身體來幫助其他的人,在一般的人來看,

就是太愚癡了,用一塊板子,或木頭就好了,何必自己躺在水裡,讓老比丘走過去呢?

不錯,這是聰明,釋迦牟尼佛當時想不出來這個好辦法,可是如果他想起這個好辦法,然燈佛也不一定給他授記,

因為他有所顧慮,還有一個身體,他躺在水裡正是「無我相」的表現,來幫助利益眾生,所以他行這種菩薩道,

不管自己身在水裡或泥裡,幫助老比丘過路,而且還有些地方身體沒有蓋住,就用頭髮蓋上,

然燈佛就給釋迦牟尼授記:「汝於來世,當得做佛,號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以來,

都是以身命做布施,生生世世都是如此,所以行菩薩道非常圓滿。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