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54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6-6 07:10:09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54

毗盧遮那佛是清淨法身佛,遍滿一切處,這才是佛的法身。法身是無在無不在,沒有一個地方他不在,也沒有一個地方他在。

為什麼說沒有一個地方不在?為什麼我們看不見呢?

看不見,是否就不在?不是!我們看見,看不見,他都在,皆遍滿一切處,所以說無在無不在,充滿法界。

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佛的法身,他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什麼地方都存在。

釋迦牟尼佛為行菩薩道,為求無上佛道,以這個身命作布施,剝自己身上的皮當紙用,剖開自己的骨頭做為筆用,用自己的血作為墨來寫經典,堆積起來有須彌山那般高。

為尊重佛法的緣故,所以不愛惜自己的身命,何況王位?

釋迦牟尼佛以國王的地位,出家修行,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能一概捨棄,而出家修道,捨棄他的國城妻子、聚落、

寶貴的宮殿園林,和一切所有,而修種種難行苦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以國王的地位出家,而修種種苦行,是一般人不容易作到的。



「乃至樹下」,「乃至」是稍略,中間經過很多階段,如是雪山打坐六年,然後到菩提樹下成大菩提。

釋迦牟尼佛,當初他父母派五個人跟他修道,來護法,但五人間有三個人受不了苦,跑到鹿野苑去修道。

剩下二人,以後釋迦牟尼佛一天只吃一麻一麥,瘦得骨瘦如柴,這時有牧羊女用牛奶煮粥,來送給佛吃,

佛就接受牧羊女的供養,他們二人一看,他們想:「太子以前受苦還可修道,現在居然受牧羊女的牛奶,這回不能修道了。」

於是棄佛而去,認為佛不能受苦,所以也不和他一起修道,也跑到鹿野苑去,五個人都跑了,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在雪山,也要搬家了,一搬就搬到菩提樹下。

菩提樹非常大,樹能遮覆方圓三里之內,釋迦牟尼佛一看:「這是個好地方,我來坐在菩提樹下修道,如果我不成道業,就不起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