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96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6-15 06:01:30
標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淺釋96
於諸惑業及魔境 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花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何謂惑業?惑是迷惑,亦是疑感。感有三種: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見惑是粗惑,思惑是細惑。何謂見惑?
所謂「見境生貪愛」,就是遇著境界,便生出一種貪愛之心,愛的心就是迷感,迷感多了,就糊塗。思惑,是在思想上對於道理不明白,所謂「迷理起分別」,生出一種不正確的分別心。
塵沙惑,言其太多,猶如微塵那樣多,像恆河沙那樣多。無明惑,在我們心裡有無明,無明本來很少,但由少變成很多,好像你見到境界,便生出一種貪愛的心,這便是無明在作怪。
見惑的根本是由無明生出來的。為何生出貪愛的心?從何處來的?
溯底求源,去找其根,就是無明,所以無明是生死的根本。我們未能了生死,乃因無明的障礙,所以生死不了。
見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證得初果阿羅漢,斷了見惑八十八品。
證得二果羅漢,斷了欲界思惑前六品。證得三果羅漢,斷了塵沙惑,斷了欲界思惑後三品。證得四果羅漢,才破無明,斷無明顯法性,但未完全破無明,斷盡三界思惑八十一品。
菩薩已斷塵沙惑,但無明惑尚未斷盡。到等覺菩薩位時,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斷,如果那一點點無明破掉,則成妙覺,即是佛了。
業是你所造的善惡業,所謂「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假使到百千劫,你所作的業也不會沒有。你作善就得善業,作惡就有惡業,業是跟著你。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