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我心中認為的閩南語 ? ? ~已評分到63樓~歡迎參加~可重覆參加喔 !!! [列印本頁]

作者: 思念櫻桃    時間: 2020-6-18 00:55:26     標題: 我心中認為的閩南語 ? ? ~已評分到63樓~歡迎參加~可重覆參加喔 !!!

本文最後由 思念櫻桃 於 2020-9-16 23:26 編輯



每個語言都有特色存在

而閩南語在你心中的認為是 ? ?

....

有想到嗎

慢慢想不急

歡迎您參與活動~^0^


[活動辦法]
直接在此帖回復~視回答送5幣~10威望

[活動獎勵]
從優鼓勵文字、圖片、影片

活動視情況做變動調整

閩南語小棧區 版主 思念櫻桃 歡迎您到來



附件: 1575.jpg (2020-6-18 00:58:54, 116.46 KB) / 下載次數 1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zODYyMzd8YWZkZTljNDN8MTczMjI3OTA3MXwwfDA%3D
作者: rasamrasu    時間: 2020-6-18 22:35:27

閩南語在我的心中就好像是可以讓人開心快樂湧泉一樣
我不太會說閩南語每當與我的舅舅們聚在一起時 他們說閩南語我說國語
而我的舅舅們天生樂觀活潑很會用閩南語講笑話
每次我都會笑到人仰馬翻
所以我覺得閩南語就好像是開心快樂湧泉
作者: gpst0238    時間: 2020-6-19 05:47:22

「閩南語」的聲母部分多舌尖音,無輕唇音、無舌上音、無捲舌音。韻母部分在陰聲韻 方面,有部分韻母元音鼻化的特色。在陽聲韻方面,有雙唇、舌尖、舌根三種鼻音作韻尾的特色。在入聲韻 方面,有以雙唇、舌尖、舌根、喉塞四種發聲部位收攝元音,使元音成為一發即收的短促音的特色。在聲調 方面,是以音的高低、長短作不同組合,而產生七至八種不同高低長短的音階,以此做為每個音節的聲調, 並以此區別不同的意義。從傳統聲韻學的角度來看閩南語音韻結構,鼻化韻母與喉塞韻尾入聲韻應來自後世 音變,誦讀文言文或韻文時,不應使用這種音變後的音韻。

 如果不論其口音的不同,「閩南語」大致是閩南沿海一帶的泉州、漳州、廈門、潮州、汕頭、海南島 、台灣等地所通行的一種語言。使用人口至少有五千萬人。從閩南語族的遷移史,閩南語與域外漢音的比較 ,及拙著《臺灣閩南語傳統語文教育文讀音系統之調查與研究》一書來看,閩南語中的文讀音韻系統應是漢 朝時代用來記錄五經的古代漢語的遺音,更是中古時代用來統一中原漢語的「切韻」音韻系統的遺音,也是 唐代玄奘大師用以翻譯佛經的遺音,可見「閩南語」是貫串中華文化史最悠久的一種文化母語。


 自漢末五胡亂華以迄唐末藩鎮之亂,黃河沿岸的漢朝遺民陸續向南方遷移,史上最早的記錄是唐高宗 時代,河南光州固始人陳元光領軍建制漳州,這是大量人民移居漳州最早的記錄。唐昭宗時,藩鎮之亂,中 原民不聊生,王審之兄弟率領光州全民定居閩南,建立閩國,為五代十國中尚稱平治的國家,這是史上第二 次大量移民的紀錄。此後,中原板蕩,外族侵擾不斷,中原語言混雜變遷至鉅。尤其是元代蒙古族統治中國 ,以「北平話」作為「官話」,再經元代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韻」以「入派三聲」的方法,將漢字對應到原 來無字可寫的「北平話」,進而取代中原漢語,造成漢語在中原地區,整個消滅竟盡。因此,欲窺古漢語之 語言風貌,唯南方閩南語所保留古漢音特性為不二法門。而此一「官話」沿習至今,竟成「國語」,乃有別 於當初的文化母語「閩南語」,更甭談要傳承中原韻書之母「切韻」了。也因此,「閩南語」在中古以後不 再是書記式的語言,口語方面的音韻系統,因為流於口耳間相傳,語音接解導致變遷加遽,遂與原來的漢字 分離,造成今日這種再也難以用漢字書寫順暢的窘境。

 「閩南語」一詞最早出現在民國三十七年五月廾四日台灣公論報「台灣風土」吳守禮著「閩南語之性 格」一文,過去對閩南語的稱謂,多是:「閩音」、「台語」、「河洛話」,之後有稱為「台灣話」、「台 灣方音」、「本省話」、「閩南方言」、「福佬話」等稱謂。

 如果進一步來定義「閩南語」一詞,實際上有使用範圍之別,即在台灣使用的閩南語,與在台灣以外 地區使用的閩南語。在台灣使用的閩南語稱之為「台灣閩南語」,其語言的特性是「漳泉濫」,亦即在台灣 的漳州音及泉州音,因使用者往來頻繁,以致語音混雜相亂而形成一種漳泉語音參濫的語言。而且依照參濫 的不同程度,可形成不同的各地腔口,如「台南腔」、「台北腔」、「宜蘭腔」、「海口腔」等等。其中「 台南腔」最具代表性,一般所謂的「廈門音」在台灣閩南語中,即指「台南腔」。至於台灣地區以外的閩南 語,大致是指大陸沿海地區,多因其形成的區域性並未互相參濫,因此其區域性的口音分明,一般使用人口 較多的是「廈門音」、「漳州音」、「泉州音」。

 「泉州音」的代表韻書是「彙音妙悟」(A.1800),「漳州音」的代表韻書是「彙輯雅俗通十五音」 (A.1818),「廈門音」(即台南腔)最具代表性的是「廈門音新字典」(A.1913),其中「彙音妙悟」成 書最早,「彙輯雅俗通十五音」其次,但若論記音的詳實,則以「廈門音新字典」為最。因為「彙音妙悟」 、「彙輯雅俗通十五音」皆以漢字切音的表音方式記音,而「廈門音新字典」以「廈門音的字典」(A.1894 出版有六千字)為基礎,增字至一萬五千字,則是以拉丁字母依適當的定義來記錄閩南語「台南腔」,因此 ,「廈門音新字典」中的記音,百年後的人讀之,不致失真;而使用「彙音妙悟」、「彙輯雅俗通十五音」 的人,則只能以現代記音方式來標出現代的音,卻無法標出成書當時的音,因此,近二百年前的漳州音、泉 州音,只能用推測的方式擬定,失真是必然的結果。

 從上述閩南語的淵源來看,閩南語的音韻系統必須分成文讀音系統與白話音系統二者。

 文讀音系統的演變,可分四個階段來看:

 一、第一階段是上古周代雅言之整合期。

   此一階段的文讀音韻系統,時間應屬三千年至四千年前,地點為中原黃河、洛水一帶,有夏代所代 表之中原語言,商代所代表之東方語言,周代所代表之西方語言,經長期整合後,表現在五經(詩書易 禮春秋)之誦讀上所呈現之音韻系統,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該雅言也。」孔子以五 經授三千弟子,可見「雅言」為當代官話,然此期之語言亦不能免於各地方言之影響,詩經為各國國風 ,必須以適當的方言音韻,才能將詩韻表現出來。

 二、第二階段是古漢語之整合期。

   此一階段的文讀音韻系統,時間應屬二千一百五十年前,地點亦在中原黃河、洛水一帶,此期音韻 系統,因漢武帝倡五經之學,承周代五經學者之語言系統,加上統治者所屬南方楚地語言之影響,所建 立之古漢語音韻系統,綿亙兩漢四百年,為中央集權政體下統一之工具。

 三、第三階段是中古漢語之整合期。

   此一階段的文讀音韻系統,時間應屬一千四百年前,地點亦在中原黃河、洛水一帶,此期音韻系統 ,因漢末五胡亂華,大量胡人定居中原,掌控政權而生音變,導致隋代統一中原之後,而有外史顏之推 (臨沂)、國子博士蕭該(蘭陵)、儀同三司劉臻(沛縣)、著作郎魏淵(鉅鹿下曲陽)、武陽太守盧 思道(范陽)、散騎常侍李若(頓丘)、蜀王諮議參軍辛德源(狄道)、吏部侍郎薛道衡(河東)、陸 法言(魏郡臨漳)八人共同撰集「切韻」一書,以存留五經文讀系統。其後,唐初高宗總章年間,河南 光州固始人陳元光領固始兵建制漳州,中原人士大量移居閩南。唐末昭宗藩鎮之亂,河南光州固始人王 緒、王潮領固始兵南下,舉城隨行,而有王審之建閩國,聘中原士人治國。

 四、第四階段是近代漢語之整合期。

       中原漢語南移閩南地區,直至明末,再隨鄭成功移植臺灣。其間不能免於語言接觸所產生的語言變 遷,因此,「效」攝與「果」攝合流,而仍有古韻之跡,「止」攝齒音混入「遇」攝,「宕」攝與「通 」攝合流,「曾」攝一、二等字皆混同於三等字等等。由於漢族強而有力的同化作用,始終掌控當地文 化政經實力,才得以免於被當地土著同化的命運,直至今日,中原漢語假藉閩南語之名留傳至南洋與西 方各地。

   至於閩南語中的白話音韻系統,依拙見,絕大多數應屬文讀音音變後之音韻系統,如有受到閩南土著  語言之影響,而有上古留傳至今的土著語言底層保留下來的痕跡,此種語言底層,其實亦與古漢語的母語底 層有相當大的淵源。因此,嚴肅地面對閩南語音韻系統的來源,無論文讀系統或白話系統,可以說,其實就 是古漢語直接而且一脈傳承下來的現代漢語,因此,「必也正名乎」,閩南語就是古漢語之現代語言形貌, 來自一千三百年前中原黃河、洛水一帶的語言,先祖皆自稱「河洛人」,用語皆為「河洛話」。今日所以自 稱為「閩南人」,所用為「閩南語」,係春秋戰國以來,移民自稱來源的慣例,就如移民美洲者,自稱「臺 灣人」,所用語言為「臺語」同理「閩南語」的聲母部分多舌尖音,無輕唇音、無舌上音、無捲舌音。韻母部分在陰聲韻 方面,有部分韻母元音鼻化的特色。在陽聲韻方面,有雙唇、舌尖、舌根三種鼻音作韻尾的特色。在入聲韻 方面,有以雙唇、舌尖、舌根、喉塞四種發聲部位收攝元音,使元音成為一發即收的短促音的特色。在聲調 方面,是以音的高低、長短作不同組合,而產生七至八種不同高低長短的音階,以此做為每個音節的聲調, 並以此區別不同的意義。從傳統聲韻學的角度來看閩南語音韻結構,鼻化韻母與喉塞韻尾入聲韻應來自後世 音變,誦讀文言文或韻文時,不應使用這種音變後的音韻。

 如果不論其口音的不同,「閩南語」大致是閩南沿海一帶的泉州、漳州、廈門、潮州、汕頭、海南島 、台灣等地所通行的一種語言。使用人口至少有五千萬人。從閩南語族的遷移史,閩南語與域外漢音的比較 ,及拙著《臺灣閩南語傳統語文教育文讀音系統之調查與研究》一書來看,閩南語中的文讀音韻系統應是漢 朝時代用來記錄五經的古代漢語的遺音,更是中古時代用來統一中原漢語的「切韻」音韻系統的遺音,也是 唐代玄奘大師用以翻譯佛經的遺音,可見「閩南語」是貫串中華文化史最悠久的一種文化母語。


 自漢末五胡亂華以迄唐末藩鎮之亂,黃河沿岸的漢朝遺民陸續向南方遷移,史上最早的記錄是唐高宗 時代,河南光州固始人陳元光領軍建制漳州,這是大量人民移居漳州最早的記錄。唐昭宗時,藩鎮之亂,中 原民不聊生,王審之兄弟率領光州全民定居閩南,建立閩國,為五代十國中尚稱平治的國家,這是史上第二 次大量移民的紀錄。此後,中原板蕩,外族侵擾不斷,中原語言混雜變遷至鉅。尤其是元代蒙古族統治中國 ,以「北平話」作為「官話」,再經元代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韻」以「入派三聲」的方法,將漢字對應到原 來無字可寫的「北平話」,進而取代中原漢語,造成漢語在中原地區,整個消滅竟盡。因此,欲窺古漢語之 語言風貌,唯南方閩南語所保留古漢音特性為不二法門。而此一「官話」沿習至今,竟成「國語」,乃有別 於當初的文化母語「閩南語」,更甭談要傳承中原韻書之母「切韻」了。也因此,「閩南語」在中古以後不 再是書記式的語言,口語方面的音韻系統,因為流於口耳間相傳,語音接解導致變遷加遽,遂與原來的漢字 分離,造成今日這種再也難以用漢字書寫順暢的窘境。

 「閩南語」一詞最早出現在民國三十七年五月廾四日台灣公論報「台灣風土」吳守禮著「閩南語之性 格」一文,過去對閩南語的稱謂,多是:「閩音」、「台語」、「河洛話」,之後有稱為「台灣話」、「台 灣方音」、「本省話」、「閩南方言」、「福佬話」等稱謂。

 如果進一步來定義「閩南語」一詞,實際上有使用範圍之別,即在台灣使用的閩南語,與在台灣以外 地區使用的閩南語。在台灣使用的閩南語稱之為「台灣閩南語」,其語言的特性是「漳泉濫」,亦即在台灣 的漳州音及泉州音,因使用者往來頻繁,以致語音混雜相亂而形成一種漳泉語音參濫的語言。而且依照參濫 的不同程度,可形成不同的各地腔口,如「台南腔」、「台北腔」、「宜蘭腔」、「海口腔」等等。其中「 台南腔」最具代表性,一般所謂的「廈門音」在台灣閩南語中,即指「台南腔」。至於台灣地區以外的閩南 語,大致是指大陸沿海地區,多因其形成的區域性並未互相參濫,因此其區域性的口音分明,一般使用人口 較多的是「廈門音」、「漳州音」、「泉州音」。

 「泉州音」的代表韻書是「彙音妙悟」(A.1800),「漳州音」的代表韻書是「彙輯雅俗通十五音」 (A.1818),「廈門音」(即台南腔)最具代表性的是「廈門音新字典」(A.1913),其中「彙音妙悟」成 書最早,「彙輯雅俗通十五音」其次,但若論記音的詳實,則以「廈門音新字典」為最。因為「彙音妙悟」 、「彙輯雅俗通十五音」皆以漢字切音的表音方式記音,而「廈門音新字典」以「廈門音的字典」(A.1894 出版有六千字)為基礎,增字至一萬五千字,則是以拉丁字母依適當的定義來記錄閩南語「台南腔」,因此 ,「廈門音新字典」中的記音,百年後的人讀之,不致失真;而使用「彙音妙悟」、「彙輯雅俗通十五音」 的人,則只能以現代記音方式來標出現代的音,卻無法標出成書當時的音,因此,近二百年前的漳州音、泉 州音,只能用推測的方式擬定,失真是必然的結果。

 從上述閩南語的淵源來看,閩南語的音韻系統必須分成文讀音系統與白話音系統二者。

 文讀音系統的演變,可分四個階段來看:

 一、第一階段是上古周代雅言之整合期。

   此一階段的文讀音韻系統,時間應屬三千年至四千年前,地點為中原黃河、洛水一帶,有夏代所代 表之中原語言,商代所代表之東方語言,周代所代表之西方語言,經長期整合後,表現在五經(詩書易 禮春秋)之誦讀上所呈現之音韻系統,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該雅言也。」孔子以五 經授三千弟子,可見「雅言」為當代官話,然此期之語言亦不能免於各地方言之影響,詩經為各國國風 ,必須以適當的方言音韻,才能將詩韻表現出來。

 二、第二階段是古漢語之整合期。

   此一階段的文讀音韻系統,時間應屬二千一百五十年前,地點亦在中原黃河、洛水一帶,此期音韻 系統,因漢武帝倡五經之學,承周代五經學者之語言系統,加上統治者所屬南方楚地語言之影響,所建 立之古漢語音韻系統,綿亙兩漢四百年,為中央集權政體下統一之工具。

 三、第三階段是中古漢語之整合期。

   此一階段的文讀音韻系統,時間應屬一千四百年前,地點亦在中原黃河、洛水一帶,此期音韻系統 ,因漢末五胡亂華,大量胡人定居中原,掌控政權而生音變,導致隋代統一中原之後,而有外史顏之推 (臨沂)、國子博士蕭該(蘭陵)、儀同三司劉臻(沛縣)、著作郎魏淵(鉅鹿下曲陽)、武陽太守盧 思道(范陽)、散騎常侍李若(頓丘)、蜀王諮議參軍辛德源(狄道)、吏部侍郎薛道衡(河東)、陸 法言(魏郡臨漳)八人共同撰集「切韻」一書,以存留五經文讀系統。其後,唐初高宗總章年間,河南 光州固始人陳元光領固始兵建制漳州,中原人士大量移居閩南。唐末昭宗藩鎮之亂,河南光州固始人王 緒、王潮領固始兵南下,舉城隨行,而有王審之建閩國,聘中原士人治國。

 四、第四階段是近代漢語之整合期。

       中原漢語南移閩南地區,直至明末,再隨鄭成功移植臺灣。其間不能免於語言接觸所產生的語言變 遷,因此,「效」攝與「果」攝合流,而仍有古韻之跡,「止」攝齒音混入「遇」攝,「宕」攝與「通 」攝合流,「曾」攝一、二等字皆混同於三等字等等。由於漢族強而有力的同化作用,始終掌控當地文 化政經實力,才得以免於被當地土著同化的命運,直至今日,中原漢語假藉閩南語之名留傳至南洋與西 方各地。

   至於閩南語中的白話音韻系統,依拙見,絕大多數應屬文讀音音變後之音韻系統,如有受到閩南土著  語言之影響,而有上古留傳至今的土著語言底層保留下來的痕跡,此種語言底層,其實亦與古漢語的母語底 層有相當大的淵源。因此,嚴肅地面對閩南語音韻系統的來源,無論文讀系統或白話系統,可以說,其實就 是古漢語直接而且一脈傳承下來的現代漢語,因此,「必也正名乎」,閩南語就是古漢語之現代語言形貌, 來自一千三百年前中原黃河、洛水一帶的語言,先祖皆自稱「河洛人」,用語皆為「河洛話」。今日所以自 稱為「閩南人」,所用為「閩南語」,係春秋戰國以來,移民自稱來源的慣例,就如移民美洲者,自稱「臺 灣人」,所用語言為「臺語」同理
作者: 小小阿福    時間: 2020-6-19 06:09:39

閩南語 在我們家之中是常常見的 因為老爹是南部人 老媽是東部
原先老媽也是不怎麼會說閩南語 後來也因為要跟阿嬤溝通學了幾年
我們也想說 搞不好我們以後會用上所以也學了閩南話雖然不怎麼會說 但是聽的懂
閩南語在我心中原本是沒那麼重要可是後來發現 真的有時候跟老一輩的人用的上
才發現當初沒有放棄學習 不然會變成雞同鴨講
後來才在我心中起了興趣 這是閩南語台灣的母語

作者: zzzaaa999    時間: 2020-6-19 13:45:11

在中部鄉下,從小都在閩南語的環境下長大
現在到了北部,接觸到的人大都講國語
認識的人當中,應該就算我的閩南語最溜
但是只要回鄉下,跟村裡長輩們在一起聊天時
還是會被認為我的閩南語不夠道地...
作者: alen1982w    時間: 2020-6-19 22:07:48

因為我小時候在鄉下長大的關係,
閩南語,也就是台語,會給我比較滑溜又親切的感覺,
有時候也能帶出直白逗趣的感覺,
人的氣質會去影響台語的感覺。

北、中、南的腔調也都不太一樣,我是覺得北部人在講台語時,蠻可愛的。

其實台語的俚語,也是個內涵所在

像:
食果子拜樹頭 :要懂知恩圖報

上司管下司,下司管畚箕 :一個管一個,一層管一層

一兼兩顧,摸蠣仔兼洗褲 :一舉兩得

生吃都不夠,哪有通曬乾 :為了生活,都所剩無幾,哪還能去玩那個東西

 








作者: oachdot    時間: 2020-6-19 22:18:13

我心中認為的閔南語, 其實照字面來看是福建南方的語言, 包含各種的方言, 當然台語也包含在其中, 在大陸這麼多年的經驗, 我能感覺, 台語是閔南語中聽起來最有文化及文言的一種, 其他的閩南語系, 可能都沒有台語的文言有文化

作者: 天馬行空3    時間: 2020-6-20 00:57:23

閩南語為漢藏語系的一種語言(漢語方言),屬於孤立語,為古代閩越人所使用的閩越語與漢人入閩帶來漢語的結合;與其他南方漢語或中國週邊民族語言一樣,閩南語為大量的漢語詞彙與本地詞彙的融合。閩南語的白話文字發展,最早可以溯源至中國明朝嘉靖年間的傳奇作品《荔鏡記》;清乾隆年間,歌仔冊開始流傳於閩南與臺灣,歌仔冊文字因而成為閩南語書寫的先聲,對後世臺閩字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此外,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福建廈門所創造並推行以拉丁字母拼音的白話字(Pe̍h-ōe-jī)亦為閩南語書寫的重要發展。

作者: cmy004    時間: 2020-6-20 01:42:30

在網路上流傳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的一段文字

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
Sun, Moon, and You.
Sun for morning, Moon for night, and You forever.

有人翻譯成中文為

浮世三千,吾愛有三:
日,月與卿。
日為朝,月為暮,
卿為朝朝暮暮。

也有人翻譯成台語為

世間阮愛三項:
愛日頭、愛月娘、擱愛你,
愛日頭天光時,愛月娘暗頭時,
愛你是不管時。

我則加以改寫成五言詩為

晨吻日照天
晚撫月映池
浮世三偏愛
思卿已忘時
(國語發音)

透早日頭光
暗時月娘圓
世間三款愛
想你不管時
(台語發音)

"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里下手。"

這句話雖然是納粹魔頭希特勒所說的,卻也是至理名言。

在台灣,只要年紀大一點的,大概都經歷過在小學念書的時候,只能講國語,禁止說台灣方言的威權時代。以致於很多台灣人漸漸不會說台灣方言-自己的母語,台灣的鄉土文化也漸漸被瓦解了。

在台灣日治時代,當時的台灣居民除了少數讀書人之外,絕大部分都聽不懂國語,更別說是講國語了。如果是閩南人就講閩南話,是客家人就講客家話,是原住民就講原住民的語言,另外因為長期被日本人統治的關係,也有很多人會講日本話。

好在解嚴之後,台灣的本土意識抬頭,現在的國民教育已經規定,除了國語之外,每位學生都必須選擇一種台灣方言(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言)當作第二語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在網路上,SOGO論壇算是極少數有開闢閩南語,客家語,以及原住民語言的版塊園地,非常難得。

只是在文學與文化創作上,閩南語,客家語,以及原住民語言還是非常弱勢。最大的原因是閩南語與客家語都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依附在漢字之中,然而很多方言詞句是無法用傳統漢字來加以表達的,原住民語言更是如此。

看到很多人勉強以類似發音的漢字來表達閩南語的意思時,就覺得好笑,也很無奈,因為以前在學校沒有教,也無處學。

個人有時會以漢字來進行台語詩詞的文學創作,也常碰到詞窮的時候。

台灣人不能被消滅,台灣文化也不能被瓦解,因此台灣方言不僅要被保存下來,也要被傳授下去,更應該要鼓勵大家以台灣方言進行文學與文化創作,這樣台灣文化才能夠發揚光大,台灣人才對得起這塊土地。





作者: jimmy阿西    時間: 2020-6-21 17:27:32

臺灣話,又稱為臺語、台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泉漳片方言,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並受日語影響甚多。近代以來常以臺語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作者: rcareation    時間: 2020-6-21 22:02:16

在臺灣,多數為閩南裔族群,其中又以泉州裔與漳州裔佔絕大多數,另包含少數潮州裔(已被漳泉裔同化),泉州、漳州的閩南語口音,在臺灣出現相當程度的融合,是為台灣話,又稱臺語,屬於閩南語閩臺片。
台灣中年以上的閩南裔本省人一般都還具有相當強的母語溝通能力。然而日治時期及國民政府遷臺後兩次推行國語運動,學校先後使用日語和國語教學,使得臺灣年輕人彼此間慣用國語溝通,導致當今年輕世代平均母語能力顯著降低。許多閩南裔青年都改以國語來交談,尤其在未受國語教育的老一輩離世之後,這種情況在臺北很常見,中高齡者和較鄉村、中部、南部、東部及離島的住民的台灣話會比北部及都會區的住民流利。
由於臺灣普遍通行臺語,國語族群有時會在對話中加入臺語字詞或穿插句子;而閩南語族群,有時也會摻入國語字詞或句子,這種情況在臺灣相當常見。同時,許多電影、電視劇、音樂、書籍和報章雜誌等偶而會使用臺語字詞,使之更貼近使用臺語的觀眾、聽眾及讀者。
此外,由於台灣的閩南語音樂、電影及電視劇較為發達,許多台灣以外的人,為了學習閩南語,會接觸臺灣的閩南語音樂和閩南語電影、電視劇。中國大陸福建閩南地區閩南人、東南亞及世界各地許多閩南籍華人或華裔,為了學好自己的母語──閩南語,而接觸臺灣的電影、電視劇及音樂來學習閩南語,希望延續自身自己的文化。
作者: qoo32541    時間: 2020-6-21 22:29:53

閩南語代表的是家鄉人與人貼近的語言,無論在任何地方只要彼此會說閩南語,感情就會上升
作者: oasis33y    時間: 2020-6-22 02:29:45

我在上幼稚園之前是只會講閩南話的
不過看電視都是國語
所以國語pickup非常快
相對的閩南話就忘得差不多了
現在對我來說,閩南話是聽懂爸媽之間在講話的方式
有時候爸媽會教我閩南話的俗諺
那時候感受到了親情
至於實用的性質,現在還是有點無感
作者: azxs4523    時間: 2020-6-22 10:02:21

閩南語是我的兒時回憶~
在小時候家裡都是說閩南語,
漸漸長大後, 從別人口中認知到是台客、粗俗、鄉下人的標籤,
為了成為旁人眼中的正常、有水準的人,
逐漸閉口不說閩南語, 也慢慢淡忘閩南語....
作者: ohef1qaz    時間: 2020-6-22 15:55:47

以前家裡都是講台語,跟家人.親戚都是用台語溝通,只有在學校才講比較多國語,總羨慕有些同學的國語發音很標準,出了社會一段時間後,有時侯放假回南部,用國語跟阿公阿嬤聊天,發現他們都會有些聽不懂,然後他們用台語講的內容我也有些不懂,都還要問其他人才能理解。

現在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像謝龍介、吳念真之類的人在講台語,才知道,原來台語的各地腔調還是有明顯差異的,回去跟阿公阿嬤用台語聊天時,也發現他們比較能夠進入聊天的狀態。

當知道現在學校有台語課程時,我才知道原來現在已經很多小學生不會講台語和聽不懂台語了,因為其實台灣文化還是有蠻多是需要懂台語後才能理解的,真的蠻可惜的。
作者: ballyprada    時間: 2020-6-22 16:15:28

本文最後由 ballyprada 於 2020-6-22 16:25 編輯


我心目中的閩南語是充滿著霸氣
尤其是國幹的時候
有時候國幹不是罵人
而是打招呼問候語
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不熟還真的不能聽到這樣不做作的話語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wj_1RKFYc[/youtube]

附件: 545610384_m.jpg (2020-6-22 16:25:06, 119.21 KB) / 下載次數 1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zOTYyNDZ8ZTE5NjY4NzB8MTczMjI3OTA3MXwwfDA%3D
作者: v7895123    時間: 2020-6-22 18:51:38

我心目中的閩南語是母語,小時候第一次接觸的就是閩南語.
我的人生第一句話應該就是用閩南語所說的,
閩南語在福建的每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語調
台語也是閩南語中的其中一個分支.
閩南語是我認為最完美的語言.也是我不能忘的語言之一
作者: kamman    時間: 2020-6-22 20:25:54

閩南語,據傳起源於黃河、洛水流域,在西晉時期、唐朝、北宋遷移至福建南部,發祥于福建泉州。現主要分佈地除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外,還廣泛分佈于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及廣東粵東、粵西地區、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全世界使用閩南語的有7000多萬人。

"閩南語"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學術上泛指閩南語的集合,狹義則僅指閩台之閩南語。臺灣及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  在大陸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泉州話、漳州話、  廈門話、福建話、河洛話(古代河南話)、學佬話等;在臺灣亦被稱為台語、臺灣話、河洛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Hokkien)或咱人話(台閩字寫作咱儂話).
作者: wfl6019    時間: 2020-6-22 23:30:43

閩南語是從小就學習的第一種語言
到了小學卻被規定講台語要罰錢 或是在黑板被計一個缺點
唱台語歌往往都自己偷偷的地方唱
唱得很愉快
後來變成可以講台語. 重視母語.... 我教了第一個不會講台語的去當了台語老師了
台語很優美. 很貼切. 很容易表達. 是我最喜歡的語言

作者: vyrus30613    時間: 2020-6-23 00:49:34

閩南語就是眾多語言中的其中一種,因為不是我的母語,所以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倒是有個現象很有趣,很多客家人閩南語講得呱呱叫,溜得很,相反的,閩南人客家話講得好的很少
不管母語是什麼,都希望母語能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作者: s19791128    時間: 2020-6-23 11:11:09

版主:閩南語就是台語啊^_^
         是台灣本土的象徵啊^_^
         一定要好好的一代接著一代
         流傳下去喔^_^,因為台語可是
         很有人文藝術,而且又是傳統文化
         的重要象徵啊。
     
         
作者: ricksuns    時間: 2020-6-23 18:25:15

閩南語也就是我們講的台語,是一種予人親切感覺的語言,生活或工作上用彼此台語溝通,好像表示是同國的!
我不懂引經據典,但台語厘語倒是董不少,這就是真正的台灣文化!
作者: jpgc    時間: 2020-6-23 21:01:13

本文最後由 jpgc 於 2020-6-23 21:05 編輯

閩南語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沿海閩語中的一種語言,形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南地區(福建省南部),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部份地區(福建南部、廣東東部和廣西、浙江)和臺灣,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閩南話或閩南方言,在香港,則稱之為福建話或鶴佬話。是台灣最通俗的語言不僅包含感情語調還可表現形象表徵。
閩南人之所以被稱做「閩南」人,只是因為我們這些漢人居住在閩南地區,如果要準確表達的話,我覺得把「閩南人」與「閩南語」稱做「南遷漢人」與「南遷漢語」更科學點,不僅在中國,閩南語在世界上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閩南話作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



作者: a097109080    時間: 2020-6-24 18:34:12

本文最後由 a097109080 於 2020-6-24 18:45 編輯

閩南語,主要分為泉州腔與漳州腔,底下還有次方言,聲韻、變調、用詞有很細微的差別,就算是優勢腔,也有地域之差。不同的情境、職業與人之特質,會生發不同的氣口。演講比賽、牧師傳道、漢詩吟唱、飯桌對話、歌仔戲布袋戲、菜市場討價還價、黑道火拼……各有不同的氣口(閩南語真是多彩繽紛)。
因此閩南語在我心目中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語言,越鑽研會越有感.尤其在不同腔調下的閩南語分口音,讀音,念錯了就會產生笑話

作者: 9055290552    時間: 2020-6-24 23:29:10

我現在會使用閩南語也只剩下工作對談、還有跟老人家在說而已,越來越不會,說來慚愧。但生活裡已經不是主要語言了
作者: 思念櫻桃    時間: 2020-6-25 00:23:04

加碼通知~

已參加一次的版友,如果覺得分數不好

可以在參加喔~


作者: gear    時間: 2020-6-25 13:04:50

閩南語,記得以前讀小學在學校講一句閩南語是要被罰一塊錢的,有聽人過"說話的溫度",我個人的感覺講閩南語時,字字句句都能表達出講話人當時的情緒和感情,所以如以閩南語和國語做比較的話,講閩南語較能讓人感受到講話人的感情,感覺說話的溫度較為溫暖,情緒較易被牽動。
我喜歡閩南語,現在一般和別人說話時,會看看對方的年齡,如果和自己相近或年長者,都會直接以閩南語交談,和年輕人說話時經常是不知不覺地說閩南語,會講閩南語使我自己感到是一種幸福。
作者: a097109080    時間: 2020-6-26 10:29:26

語言愈用愈靈活,愈用愈傳神;反之,久一不用,有些字詞便會從我們的語言中消失。

「奉承」、「諂媚」等語詞,在閩南語中幾乎無人使用,為啥?因為既然都懂得「奉承」、「諂媚」等漢字的意思,怎麼會不知道「扶尸(粦)脬」更傳神呢?

從語言論語言,閩南語的確遠比普通話靈活、生動、傳神。如果你只會用「奉承」、「諂媚」等語詞,卻不知使用「扶卵脬」,則只能說你太不懂「說話的藝術」了!(也談LP──低級乎?傳神乎?
作者: deedaa    時間: 2020-6-26 22:01:36

閩南語這個屬於閩南地區的方言,和各地的方言同樣缺少文字的搭配,而語言若有文字搭配,更能凸顯語言的美,這是閩南語最大的缺點。因為閩南語沒有文字,所以只能用漢字來輔助,例如,很多閩南語歌詞用「目屎」來代表眼淚,看到這個「屎」字,原本對歌的感傷就淡化了。另外,有些外來的產物,閩南語也沒ˊ有相對應的語言,例如:長頸鹿的閩南語怎沒說?所以沒有文字的搭配,是閩南語最可惜的地方。


作者: 風雷益    時間: 2020-6-27 03:00:37

求學時有個階段講台語要被打,罰錢兒.

現在學子有台語課程.

趕盡殺絕爾後方知保護,好像凡事都是這樣的.

她是我的母語,式微?或許.

反正我在她就在,忘不掉了.

連夢話都說台語哩.






作者: asd2671a    時間: 2020-6-28 15:18:56

閩南語中原古音一般在南部保存現在也多了很多自創語有讀音語音還有八聲
作者: 2werror    時間: 2020-6-28 17:57:30

我覺得閩南語是一種有感情的語言,它拉近了我與家人的感情,賦予文字溫度,特別是聽閩南語歌曲,無形中讓濃濃的人情味顯露無遺!!!
閩南語各地發音都不同,但總是能從腔調上知道所傳遞的訊息,沒有文字的敘述也能朗朗上口,閩南語好比是情感的代名詞。
作者: pkl80237    時間: 2020-6-28 18:34:41

生活在南部,自小因上一代長輩家庭糾紛,變得比較常跑外婆家
外婆總是說著我聽不太懂的台語,隨著我慢慢長大
偶有一天心血來潮,發覺在城市裡讀書時
我和同學雖然都勉強聽得懂台語,但是在溝通上很少用台語
而當我回到家中,仔細注意下,原來父母都是用台語在聊天
然後和我說話時,努力用國語和我講
而當我嘗試用台語回應的時候,卻發現我不太出口
太生疏了,我心想著,似乎到我這一代台語將會慢慢失傳
如果我再不用心在意生邊的家人的話

因此我開始努力學習台語的聽與說
尤其是說這方面,不怕不夠熟練,只怕逐漸凋零的長輩沒人和他們串起這一代的回憶
當我嘗試用生疏的台語和外婆、父母聊天,看他們糾正、指導我口音與字詞的笑容
讓我感到這語言所帶來的溫暖
雖然我不會是台語的專業大家,但我覺得,身為在台灣出生的一份子
負責不讓這語言消失,是必須有點責任的來承擔
串聯起我們每一代的溫暖與記憶。
作者: j183clud12    時間: 2020-6-28 21:58:39

能夠代表台灣人
最直接的語言
各種髒話也是
作者: k590405    時間: 2020-6-29 01:29:40

本文最後由 k590405 於 2020-6-29 02:18 編輯

閩語因為福建省可居住人的區域地形破碎的原因形成不少種閩語
除了客家語和粵語外閩語大致分為閩東語、莆仙語、閩南語、海南話、閩北語、閩中語與閩贛語
閩東語其中的福州話為省城福州的方言各地方官府相關人員到省城辦事
不熟悉服州話寸步難行算是福建省當地的官話
閩東語還有一支福安話與福州話某些發音受吳語溫州話的影響
莆仙語最重要的是臺閩信仰中的媽祖得道前是湄洲島人當時的與言是莆仙語的莆田話
宋朝末年福建人避戰亂經海路到海南島定居他們使用至今的海南話也屬於閩語
目前海南話的瓊州話與雷州話都是閩語系
閔北與以建甌話為代表語言學者研究發現疑似古代最原始的福建話
閩中語亦稱為三明話中國只有100萬人使用
因為發音帶有泉州話的音調被懷疑是過渡語言
閩贛語主藥是邵將話為閩西南平市與三明市大多數人使用的語言
除了有建毆話的腔調中國解放後當地不少江西移民受贛語影響很深

一般臺灣人的認知閩南語為一般臺灣人所使用的閩語
實際上閩語中閩南語包括泉漳片(廈門話)、大田片(大田話)與潮汕片(汕頭話)三種
這三種語言差異很大彼此無法聽懂對方的所說的話
首先大田話是三明市大田縣的人專有的方言亦稱為前路話
因為混雜泉漳片、建毆話與福州話各路閩語的音被懷疑是過渡語言
汕頭話與其他閩語完全不同甚至與中國大多數方言的差異是外來語的引用
一般中國的外來語受日本、英、美、俄羅斯......東亞與歐美先進國家影響
但是汕頭話多引用泰語、馬來語、高棉語、越南語影響很大
而且汕頭話根據考據不少都是泉漳片的古語

最後只針對一般臺灣人所知的閩南語也就是泉漳片來說
福建省內可分為東片廈門話區、北片泉州話區、南片漳州話區、西片龍巖話區
東片廈門話只在廈門島(思明與裡安)使用集所有泉漳片的混合
泉州話除了泉州市外廈門市同安、翔安、集美、海滄和金門也受到影響
金門話對摩托車發音與臺灣以日語的オートバイ發音不同
量詞方面以一欉非一般泉州話的一枝
龍巖話在福建省東南方龍巖市的新羅區和漳平區受客家話影響非常大

其他非福建省主要在閩南本土以及江西、廣東、浙江、廣西以語言島形式存在
贛東北閩南語江西上饒一代閩南聚落的人所使用
詞彙、語音與泉州話相近受到臨近區域贛語與吳語的影響
久而久之與目前的泉州話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差異
海陸豐話為通常於廣東惠州市與汕尾市所通常的海豐話與陸豐話
客家語中佬字帶有貶義福佬人象徵是對說泉潮片福建人的貶義
因此海陸豐話亦被客家人稱為學佬話代表看不起說這種語言的客家人
最後是浙南閩語除了在浙江南部溫州、舟山群島還出現在閩東語區的福州與寧德
雖然與閩南地區有點差異詞彙大致相通且語音與泉州話相近
藝人陳美鳳與狄鶯都是浙江溫州人她們所使用的母語為浙南閩語
其他大陳島與一江山撤退的民眾也是以浙南閩與為母語

臺灣使用的泉漳片非常混亂再加上早期臺灣都市海盜、罪犯、士兵或其他知識水準低的人
他們所使用的泉漳片閩語大多屬於不雅的泉漳片閩語
真正高雅的泉漳片閩語應該是乾隆時期陸上有林爽文叛亂海上有臺灣的海賊王蔡牽作亂
清末鴉片戰爭後首先美國船隻因暴風雨在臺灣南部船員遭原住民排灣族殺害
1867年美國海軍出兵攻打排灣族執行斬首計劃成功美國海軍陸戰隊指揮官在墾丁陣亡後戰敗
接下來八瑤灣事件琉球宮古島民漂流到南部遭到排灣族殺害引發牡丹社事件
雖然日本出動優勢兵力雖然只有12人戰死實際戰場上病死者超過560人
這還不包括日軍歸國後陸續在戰場得到傳染病如:下痢、虐疾、肺結核...在醫院病死的數字
這開始讓清朝開始注意臺灣首先派來的官員是福州人沈葆楨
雖然他的母語是閩東語的福州話因為通曉其他過渡語言可不用翻譯與一般臺灣民眾溝通
開始有大量知識份子進入這個連福州省城都視為不毛之地的臺灣
以前臺灣泉漳移民都能互相因口音不同械鬥更何況後來的移民

我1976年讀國小時因為學校前身是海軍子弟學校學生都是海軍或陸戰隊軍眷為主
學校根本沒像其他學校會特別要求不可說臺語
眷村中每個家庭在家私下都會以自家的方言溝通在外都以國語溝通
海軍以前光派系就有閩系、粵系、青島系、電雷...等多個派系
若再包括海軍陸戰隊人員遍及全國大江南北只能以帶有口音的國語溝通
家庭是福州人祖母是廈門思明人母親雖然再臺南出生與長大
因為出生在福州移民的家庭福州話非常流利不輸給福州出生的大伯與父親
從小就學會閩東語的福州話與泉漳片的廈門話
不過因為母語為福州話再加上隨母親講漳州腔略重的臺南腔
經常會讓一般臺灣人誤解是東南亞華人

其實閩語的形成分為三階段早期閩越時代的古語
以及漢武帝滅閩越國後將閩越族遷往江淮居住
福建只剩下駐軍大多為講古楚語(古湘語)的江西人與古吳語的吳人
他們的語言融入古楚語、古吳語與閩越與的成分
永嘉之亂八姓入閩大量中原的漢人遷入福建避禍
這些移民帶來了大量中原漢語的音素
唐朝因科舉制度的影響切韻的音系被引入福建
唐末五代十國時期陳政、陳元光父子率軍自河南固始遷入福建割據漳州在閩南發展
同樣來自河南固始的王審潮三兄弟率軍攻入福建又在福州建立閩國割據福建
閩國末期王審知之子殷王王延政據閩北的建州(南平建甌)與福州的閩國朝廷分庭抗禮
這些事件都對於後來閩語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幾乎入閩的都來自河南固始的王審潮與陳光他們應該說相同的母語
開漳聖王陳光(陳政之子)與開閩聖王王審知(王審潮之三弟)都完全使用相同的語言
應該是自此開始直到宋朝因為地形的區隔才造成語言的差距
臺灣人所使用的閩語在日據時期被大量日語破壞發音已不如福建閩南偏遠鄉間農民標準
閩語原有的禁忌用語與不雅用語近年來也被公眾在電視上公開使用
甚至還直接拿到國會與議會上公開使用
那鄉用語若以日語來比喻在電視公開播放時必須消音
而且說出的日本議員輕則道歉重則下台
作者: a095512033    時間: 2020-6-30 09:18:33

閩南語就會讓我想到兩津勘吉
所有人都是一本正經的國語,就只有他的配音有台灣特色。
就連原本日音都比不上它呢。
 
作者: 0911493428    時間: 2020-6-30 20:56:36

我不是學歷史的.但很小時候和祖父母 爸媽對話講台語 聽歌仔戲 看台語連續劇 不只一次聽到「台語」「閩南語」平日講國語、講台語,甚至一半一半夾雜著 也習慣了,都被說是台灣國語XD
我心中期待台灣的國語就是「原住民語 台式中國語(不是大陸調唷) 台式閩南語 現在的台灣,這不是很美嗎!多說幾種語言不很好嗎?甚至還有客語 原住名語言 這些有時候都還會聽的到~
作者: 陳哲維    時間: 2020-7-6 15:09:25


閩南語 在我們家之中是常常見的 因為老爹是南部人 老媽是東部
原先老媽也是不怎麼會說閩南語 後來也因為要跟阿嬤溝通學了幾年
我們也想說 搞不好我們以後會用上所以也學了閩南話雖然不怎麼會說 但是聽的懂
閩南語在我心中原本是沒那麼重要可是後來發現 真的有時候跟老一輩的人用的上
才發現當初沒有放棄學習 不然會變成雞同鴨講
後來才在我心中起了興趣 這是閩南語台灣的母語
作者: 思念櫻桃    時間: 2020-7-11 18:09:40

哈囉嗨~~~

大家覺得分數不夠

可以重覆參加唷

作者: oachdot    時間: 2020-7-11 22:08:49

這個是我們年代的母語, 父執輩的人講閩南語多, 所以聽到這個都覺得是鄉音, 後來到大陸後, 這個是防止被有心人士聽到的祕語, 很有趣的

作者: a26210151    時間: 2020-7-12 12:57:48

閩南語在小時候的我心中是很粗俗的語言 因為小時候祖父祖母 在帶小孩時 不ˊ會顧忌 就把髒話或俚語一起講出來並不顧忌 但隨著年紀大了 才發現他們平常說的俚語對外省小孩是另一们語言 才又覺得幸好 有接觸過閩南語在我心中閩南語就是台語了
作者: 愛要懂得    時間: 2020-7-16 04:29:47

閩南語 對我來說很特殊 覺得很有霸氣!
本身是客家人...對會講閩南語的人 都覺得佩服 很有霸氣感...
所以 我娶的老婆 是閩南人!
連我小孩 都要教 閩南語~
在職場上 講閩南語的 感覺也特別多...
很特別的霸氣
作者: Engineer_Chang    時間: 2020-7-18 00:39:39

我認為閩南語 真的是很奇妙的一種語言. 因為單一個字的發音有2-3種.
而且使用在押韻上比國語還要來的有趣.
我是在鄉下長大的.打從幼稚園開始就和家人.親戚.朋友們 用台語溝通.
到了現在就算和同學聊天.幾乎也都使用台語.每個地方都有他們的獨特口音.說法
作者: m337246    時間: 2020-7-20 12:45:25

閩南語在我的心中是半個母語,我父親客家人,母親閩南人。
雖然自小給母親帶大,但生活在客家村裡,客家話也會聽會說。
反而閩南語卻是在看電視學的比較多。
直到當兵時期,才真的是把閩南語給練出來(連隊上都是講閩南語)。
地方性的腔調都有些微的不同。在金門當兵時。
當地人說"你"會有"儒"的發音。與本土會有明顯的差異,當時覺得好有意思。
反而出了社會後,說閩南語的機會變少了。
對於本土語言的發展,我覺得真的要好好保存與傳承。
作者: 夜羽婷    時間: 2020-7-24 20:05:38

從小生長在閩南語的家庭,其實長輩們都是講閩南語,但是爸媽跟我們都是講國語,同學也是講國語,所以雖然生長在閩南語的家族,其實不太會講閩南語,直到上了大學之後,當時的環境不是客家話就是閩南語,也導致了我不得不用閩南語去講話,畢竟客家話是完全不會講,也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講一些閩南語順口溜、俚語之類的,聽起來超好笑,但是意思不太懂,以至於我後面最近看連續劇學,上網學順口溜跟俚語,還順便跟我爸學划拳,其實在我心中的閩南語,真的是很值得學習的語言,尤其一些俚語,背後的意思都可以讓人深深的去思考及體會。
作者: j183clud12    時間: 2020-7-25 19:45:38

gpst0238 發表於 2020-6-19 05:47  
「閩南語」的聲母部分多舌尖音,無輕唇音、無舌上音、無捲舌音。韻母部分在陰聲韻 方面,有部分韻母元音鼻 ...

還記得
第一首直笛的台語歌曲
就是鄧雨賢的望春風
那個時候聽到這首覺得真的是很好聽
身為桃園人的我
與有榮焉的感受到鄧雨賢的貢獻
因為他的歌曲 讓我更喜歡台語文化
不管是雨夜花 望春風 等等的歌曲
至今都能代表著 台灣人以前的生活與台語對台灣人深深的印象







附件: 111111111.jpg (2020-7-25 19:45:11, 176.83 KB) / 下載次數 1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1MDgxNDl8NWJiNWM0MDN8MTczMjI3OTA3MXwwfDA%3D

附件: 55555555555.jpg (2020-7-25 19:45:11, 18.94 KB) / 下載次數 1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1MDgxNTB8MzM0MWRmYjF8MTczMjI3OTA3MXwwfDA%3D

附件: 2222222222222.jpg (2020-7-25 19:45:12, 102.17 KB) / 下載次數 1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1MDgxNTF8ZWZhOTU2ZDB8MTczMjI3OTA3MXwwfDA%3D

附件: 33333333333333.jpg (2020-7-25 19:45:14, 149.32 KB) / 下載次數 1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1MDgxNTJ8ZDgxOGZlNTd8MTczMjI3OTA3MXwwfDA%3D

附件: 44444444444444.jpg (2020-7-25 19:45:15, 387.41 KB) / 下載次數 14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1MDgxNTN8YTE4Y2I1MTN8MTczMjI3OTA3MXwwfDA%3D
作者: jhongyi    時間: 2020-7-26 23:59:03

閩南語 對我來說 算是 與長輩溝通的語言,
因4~50年代的長輩 都適用台語再溝通...
再家  在外 用閩南語 跟老人家閒聊 是最好增進 比此人際關係的 一種語言

作者: tey88997    時間: 2020-7-30 22:25:20

對我而言閩南語跟吃飯一樣密不可分
各種場合都需要派上用場
各地的口音都有不同之處
說閩南語感覺會使人更加親近一些
作者: kao.can    時間: 2020-7-31 19:25:42

閩南語給人很有鄉土味也很多親切感,多年前才在覺得說閩南語很土很台。
近幾年來說閩南語是很跟上流行,只是大環境說閩南語的場合太少了,希望政府官員們可以多多說閩南語
再來我推薦一位YOUTUBR可以更瞭解閩南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Uwc_MNOZdwssxvt9U1d0g/videos
作者: a7212029    時間: 2020-8-4 06:54:01

我是客家人!但是國小工作就在說台語!所以到現在台語還是比客家話好!
作者: UMC    時間: 2020-8-4 18:50:18

閩南語是南方官話
很多詩詞平仄用國語念不順的
用閩南語念就通了

語言沒有好壞
閩南語也可以非常優雅
只可惜失去很多文字..失去很多的詞彙..
只留下一些通俗語言
讓人誤解閩南語的文化
作者: 小小螢火蟲    時間: 2020-8-5 23:54:52

閩南語在我心中說實話只是一種實用的方言我是客家人閩南語說得零零落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鴨子聽雷我覺得每個方言都要傳承下去不分族群多元化的發展讓先人的文化得以延續讓後代正視台灣所有方言的美!
作者: oachdot    時間: 2020-8-6 00:31:37

語言是因為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變化, 所以有不同的人, 可以有不同的變化

作者: oachdot    時間: 2020-8-6 00:33:13

新時代有不同的聲音, 但我們不會否定舊的的, 因為我們可以幫的

作者: a19951211    時間: 2020-8-9 16:07:39


童年時,不論走到哪說話者都是使用閩南語,說話的口氣總透露出濃厚的情感及關懷。長大後被接回家讀書後,不但身邊的人不會說連我也逐漸遺忘這項語言,對我而言總是充滿感慨的。
如果要說,我認為的閩南語,是一種回憶,是一種鄉愁,是一種想念......。
作者: a19951211    時間: 2020-8-9 16:22:37

童年時在鄉下成長,身邊無論是大人或小孩皆是使用閩南語對話和溝通,言語間總透露出對人事物的關懷與人情,當中最大的魅力便是它能寄託豐沛的情感在言談中。
但隨著年齡的推移,我離開鄉村回家中求學,身邊的人不再會說閩南語,許多的諺語再也無法有共鳴時,就連我也逐漸遺忘了滿滿人情味的台灣話,
對我而言是種可惜,是種難過,是種遺憾......。
作者: onechip    時間: 2020-8-17 22:36:14

我心中認為的閩南語
      閩南語在我的心目中,就像是熟人之間的交流開關,
從不熟悉到變得熟悉,只要一搬出台語來講,
馬上就能變得熱絡起來,
      鄉親啊,力共系嗯係啊!! ^_^

作者: Wang1148    時間: 2020-8-18 21:22:26

吃人一口,還人一斗,閩南語,語意甚深
作者: kt75210    時間: 2020-8-22 13:32:30

閩南語是福建地方方言

也是一種古語

有時候分好幾種腔感覺蠻可愛的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tMszERo44A[/youtube]

只要聽腔調大概就知道是哪個縣市的人

還可以用台語假裝韓語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x_tPAZmbI&t[/youtube]

我覺得台語教育可以融入一些韓劇元素

這樣會讓那些年輕人共喜歡台語

而且台語不只粗俗也可以很有趣

我喜歡謝龍介說台語

雖然他很多都是國台語直翻

比較不口語在地化

但是就是有點古代文人的氣質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8jDUPD3QO4[/youtube]


作者: wfl6019    時間: 2020-8-22 15:54:40

閩南語是我最先學會的語言, 我覺得它的特色是, 簡單 易懂 . 貼切
它幾乎在我生活中 最主要溝通方式
台語當中有很多俚語.非常逗趣. 很傳神. 是我認為非常棒的語言
"勞力喔"
作者: abress    時間: 2020-8-27 18:14:34

簡單說在我心中閩南語就是一種藝術
作者: aber    時間: 2020-9-12 22:35:14

生活在中南部的我,閩南語從小開始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雖然現在的小朋友因為教育的關係而漸漸地對於閩南語日漸疏離
但在我的心中閩南語不僅是一種語言,還是先人文化的傳承
所以要繼續傳承這古老,優美聲調的語言
作者: fago0922    時間: 2020-9-15 10:15:48

小時候看歌仔戲及布袋戲長大
聽他們講的語調柔和
哩語甚是優美又甚有意思

作者: don13    時間: 2020-9-18 14:22:10

台語對我來說是從小說到大的語言
所以有種特別的感情
而且最能代表台灣


作者: sp810723    時間: 2020-9-21 06:41:29

台灣閩南語對我而言,就代表台灣現今經歷過的融合,
因為台灣閩南語常有一些外來語都是用日文發音的英文來取代
台語泰魯不雷卡
英文tile breaker
日文タイル(ta i ru)ブレーカ
解釋磁磚無熔絲斷路器
而我舉的例子都是工程方面常用,
也是因為常接觸到這些才會意識到,
台灣閩南語被日語等外來語的參入有多廣,跟大陸閩南語相比已經發展出專屬的特色。

雖然有人說不會台語就不是台灣人,
但我覺得台語是一個文化,
但並不是一定要強迫性的去學習,
畢竟在台灣還有客家語、原住民語之類都是台灣文化之一,
無數的語言文化見證著台灣的一段段的歷史。

所以台灣閩南語對我而言算是一段台灣日治時期文化的見證者。

作者: 小笨筒    時間: 2020-9-27 12:54:38

聽到閩南語有親近的味道
讓我知道我回到了故鄉
作者: 小舒雪    時間: 2020-10-4 21:06:58

我生活中講的就是閩南語
不論去到哪裡我也都是用閩南語跟人溝通
就算到了講客家語的縣市我也是用閩南語跟他們溝通
我身邊的朋友 同事們原本都是講客家語或是講國語的
現在卻也都用閩南語跟我溝通
可見閩南語的影響力與實用性
作者: zxc921119    時間: 2020-10-5 21:37:44

閩南語,又稱台語,也是母語。我認為大家都必須會的語言,台灣必備啦!其實很多亞洲國家也會講台語,只是腔調不同,在異地遇到會講同鄉話,妳會有萬分感動,比在異地遇到講國語...更為感動。
作者: chiekruru0421    時間: 2020-10-9 16:20:28

閩南語對我來說,在工作上可以跟師傅們交談,在生活上可以跟阿嬤聊天,是從小給阿嬤帶大學會的第二語言。
作者: xo-Jacky    時間: 2020-10-12 22:56:43

比喻只要有恆心,不管事情多艱難也能完成。  閩南語就是有很多俚語
◎荏荏馬也有一步踢。 →荏,指能力不好。 ...
◎艱苦頭,快活尾。 →鼓勵人們先苦後甘之意。
◎工夫到厝,要食就有。 →勉人必須具備一技之長。
◎食人一口,還人一斗。 ...
◎少年不會想,吃老不成樣 ...
◎好天也著積雨來糧。 ...
◎惡馬惡人騎,赤兔馬拄著關老爺。 ...
→指忘恩之徒。
更多項目...

比喻只要有恆心,不管事情多艱難也能完成。
◎荏荏馬也有一步踢。 →荏,指能力不好。 ...
◎艱苦頭,快活尾。 →鼓勵人們先苦後甘之意。
◎工夫到厝,要食就有。 →勉人必須具備一技之長。
◎食人一口,還人一斗。 ...
◎少年不會想,吃老不成樣 ...
◎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或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高級模式
BColorImageLinkQuoteCodeSmilies|添加附件
好天也著積雨來糧。 ...
◎惡馬惡人騎,赤兔馬拄著關老爺。 ...
→指忘恩之徒。
更多項目...
作者: light2020    時間: 2020-10-15 10:02:21

我記得上大學時,可能因為在新竹讀書,所以同學蠻多在地的新竹人,
而這其中很多人只會國語和客家話,對於閩南語有些人頂多會聽不會講,
更有不少人聽不懂也不會講,這其中我比較要好的同學有一個胖同學是不會講也聽不懂,
記得有一次上課到中午,那個不會台語的胖同學突然就問吃飯台語要怎麼說?
我們回答:【甲噴】(台語譯:吃餿水飯)。
從此那個胖同學每當肚子餓的時候都喊著:
【我要甲噴】……
【我要甲噴】……
【我要甲噴】……

閩南語其實蠻有趣的,因為比國語有更多的音節發音,
所以更可以表達當時的心情感受,有些閩南語非常有趣,
台語發音剛好國語的相反,例如:

國語【颱風】==>台語【風颱】
國語【客人】==>台語【人客】
國語【習慣】==>台語【慣習】

多多了解閩南語後,便會發現我們的鄉土民情、人情風味的有趣了。
作者: h87002h    時間: 2020-10-15 13:41:35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閩南人,從小受獨樹一幟的閩南人文風情浸染,受其影響深遠,對其有獨特的的情感。尤其是風格鮮明,有濃郁地域特色,如一幅弘大絢麗畫卷展現閩南以及所有閩南語系地區群眾的生活和心路歷程的閩南語歌曲更是深得我心,將其作為抒發情感的最佳渠道,信手拈來,撫慰心靈,激發生活的熱情。

作者: cuterobin    時間: 2020-10-16 20:59:45

閩南語又稱為台語,是我從小成長過程中在家必用的語言, 雖然出門在外很少用到, 但回家後還是自然而然的說起來. 閩南語對我來說是充滿家鄉味,富有人情的,很有台味的語言.
作者: p78529    時間: 2020-10-16 22:32:14

對【閩南語】最直觀的印象,奇實來自一些諺語,簡單明瞭一句話孕常一翻道理。

例如:
龜笑鱉無尾,鱉笑龜頭短短;
甘蔗無雙頭甜;
食人一口,還人一斗;
青盲食圓仔;
三分人七分妝;
一枝草一點露;
有些是常聽到的,有些網路找的,以上。
作者: clkamgdtm8    時間: 2020-10-17 03:49:25

簡單總結就是 有溫度的語言
作者: PP4567    時間: 2020-10-19 13:54:18

我覺得是長輩跟孩子溝通的話語
通常是責罵
也會是關懷
聊天也常用
都是生活上使用居多
所以要用在功課指導就不容易
但是人生哲理就一大堆
句句珍貴

附件: unnamed.jpg (2020-10-19 13:54:14, 99.18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3Nzc2NDZ8ODNiYjQ0NDF8MTczMjI3OTA3MXwwfDA%3D
作者: 部長    時間: 2020-10-20 00:05:09

本文最後由 部長 於 2020-10-20 00:06 編輯

我心目中的閩南語...就是親切與家鄉的感覺

因為工作關西 , 有時候會出國出差很久
每天都得面對滿滿的英文或是當地語言~總是有落寞的感覺
還記得有一次在國外出差1個多月
假日跑去赴郊外走走
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聲...
X..你在衝沙小!!

原來附近剛好有幾個台灣來的人也是來到這裡
頓時之間...我臉上滿是笑容...不是笑他們講話內容
是我在這一個多月時間..寂寞的心中突然聽到懷念的閩南語
那種溫暖又熟悉的語言..這是我的家鄉的語言
完全不感到粗鄙....就是溫暖


附件: 下載.png (2020-10-20 00:04:57, 4.69 KB) / 下載次數 7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3Nzk2MjB8MWYwMmFhYTF8MTczMjI3OTA3MXwwfDA%3D
作者: jokes147    時間: 2020-10-20 04:13:05

閩南語對我來說
就是爺爺奶奶的味道
從小就被父母丟給爺爺奶奶照顧
已經記不清自己是如何學會閩南語的
只知道那是課本無法教授的事情
因為那是濃濃的親情
直到他們離開多年的現在
路上聽到年紀稍長的人講著閩南語
都依稀會想起孩童時期零碎的記憶


作者: KC747    時間: 2020-10-23 10:50:31

閩南語,厲害的地方是一些俚語,褒貶之間,堪稱一門學問, 看字意看似稱讚,但實際是批評。台語好玩的地方 每個地域 發音皆不一樣。
作者: 漂泊的人    時間: 2020-10-23 15:33:14

台 語 主 要 腔 調:

‧南部腔─台南腔:(漳泉濫偏漳。分佈佇嘉南、高屏地區、山線)

‧北部腔─台北腔:(漳泉濫偏泉。北部地區)

‧海口腔:(來自泉州腔。分佈佇西部沿海佮河口的所在。)

‧內埔腔:(來自漳州腔。分佈佇內陸平原佮近山的所在。)

南部腔:中南部(沿海地區除外)是以廈門音(漳泉濫)偏漳州音的混合區,形成目前台灣上優勢的「南部腔」,以台南腔做代表。南部腔:以濁水溪做隔界,濁水溪以南,語調較輕。

北部腔:台灣北部的淡水(滬尾)早期參廈門通商來往密切。沿淡水河開墾、通商的移民,是以廈門音(漳泉濫)偏泉州音的混合區,,形成了所謂「北部腔」以台北腔做代表。北部腔:濁水溪以北,指北部、中部,語調較重。

海口腔:來自閩南地區泉州、同安(dāng-uan)一帶的腔調,早前稱呼「泉州腔」。分佈佇台灣西部沿海佮河川交界的所在。比如:大台北的淡水、林口、萬華、大稻埕、新竹、梧棲(ngō-ce)、沙鹿(sūa-lak)、鹿港、清水、台西、金門、澎湖(白沙鄉除外)…等沿海地區,保留卡正統的「泉州音」。其中以「鹿港腔」上有代表性。所謂:「鹿港人講話無相仝(găng)」(海口腔陰上調變調成中升調)「短短də」,「食魚hə」、「卜去kə」。p.213/360

內埔腔:宜蘭、九份、基隆、桃園一帶保留卡特殊的「漳州音」,其中以宜蘭上有代表性,稱呼做「宜蘭腔」。譬如:白飯(būin)、滷卵(lūin)、酸酸(suin)、軟軟(lùin)、光光(guin)。

關廟腔:捾(guan)菜(sài)籃仔,去菜(sài)市仔,買紅菜(sai)。

永靖腔:枝仔冰(bing→bian);冷冷冇冇(lìng→liàn;dīng→diān)
作者: charles1010    時間: 2020-10-24 18:21:54

閩南語
是阿公阿嬤教我的 雖說他們現在都不在世上了
但很謝謝他們教我 我喜歡閩南語的親近感 我是南部小孩所以跟人還是比較喜歡說閩南語
如果說國語感覺好像有點距離感 所以習慣說閩南語 除非對方聽不懂或不會說
很喜歡看閩南語的戲劇 像小孩不笨阿 罵人的台語真是讓我笑翻了
而做工的人 看李明順說著那麼流暢的台語 真的很有親近感 也更能感受到人的真誠
所以閩南語我認為是人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一種不可或缺的語言
作者: michael825hk    時間: 2020-10-25 20:56:51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閩南話或閩南方言,少部分人則稱之為福佬話或學佬話。在香港,則稱之為福建話或鶴佬話(亦稱福佬話)。在臺灣,最常用臺語、閩南語或臺灣話來稱呼,少部分人則稱為河洛話、福老話(亦作鶴佬話、Holo話,台羅:Ho̍h-ló-uē)或「咱的話」(lán-ê-uē)。居住在東南亞的海外操華語人士,則稱之為福建話或咱人話(亦稱咱儂話)。此外,於臺灣日治及戰後時期亦有福建語的稱呼。浙江南部的蒼南、平陽、洞頭一帶亦稱之為福建話。

閩南語與現代標準漢語無法相通,因而被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是一種語言。在中國大陸被認定為漢語方言之一,稱為閩南方言[。而在臺灣,認同語言說[與方言說的學者皆有。閩南語及華語在語音、詞彙、句法上本有許多差異,又由於分支較早,彼此間的差異亦相當顯著,至於閩南語中許多來源不明的字詞,也並非源自漢語。有統計研究指出,閩南語的核心詞彙僅49%與華語同源,比同屬西日耳曼語支的英語與德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10%。

閩南語曾在鄭氏王朝與西班牙、英國等西洋國家外交通商時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 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以後推行國語運動,使台語在臺灣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直到解嚴之後,才廢除國語運動,改行推廣本土語言。 2000年,中華民國頒布《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閩南語成為法定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之一。中華民國於2018年12月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使閩南語成為台灣的法定「國家語言」之一。

在中國大陸,泉州話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語的標準音。至清末五口通商以後,其優勢地位逐漸被廈門話取代。今日廈門話是閩南語的代表方言。中國大陸採用廈門話作為閩南語廣播的標準音。而在臺灣,北中南都各有些微的發音差異,被稱為偏泉通行腔、偏漳通行腔、海口腔(偏泉腔)和內埔腔(偏漳腔),但由於台灣的交通發達,人口流動大,以及台灣閩南語電視節目和閩南語歌曲專門採用台灣閩南語混合第一優勢腔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閩南裔台灣人(尤其是城區地帶)的閩南語腔調趨向於台灣閩南語混合第一優勢腔。

作者: mei128022    時間: 2020-10-29 01:46:21

閩南語是小時候家中用來溝通的語言,因在校規定不可以講閩南語,
但長大後覺得閩南語可以跟許多有緣的人溝通,我是北部長大的,有時還用不流利的閩南語與鄰居對話呢??
所以我認為閩南語是人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一種不可或缺的語言.
況且現在都市小孩幾乎都不會說閩南語.
作者: love99545    時間: 2020-10-31 09:53:22

我心中認為的閩南語
是台灣特有的文化之一
會讓人感覺很有親和力 吵架用台語也比較大聲

作者: isaacching    時間: 2020-11-1 13:51:17

記得小學時,在外省籍居多的學區就讀,講台語會被罰站,
講國語不標準被同學嘲笑,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因為我的
原生家庭及我周遭親朋好友,都是講台語,為什麼我要被罰
,直到長大到台北工作,我的台語被當成神一般的看待,公
司要跟高雄台南嘉義的廠家聯絡協調,老闆也都是第一個想
到我要帶一個Team南下出差,無形中增添了在公司的價值。
語言這種東西真的是文化的底蘊,歷史的結晶。這是我對閩
南語的一些個人淺見。
作者: EG    時間: 2020-11-6 21:07:44

我是南部人從小就說閩南話,覺得有些口語會很親切,聽老一輩人罵人都不帶髒字,被罵還會笑,這就是我認識的閩南話
作者: ck0624kimo    時間: 2020-11-8 19:49:47

閩南語是生活的ㄧ部分,完全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 sdf512073    時間: 2020-11-13 01:07:45

閩南語會讓我想到小時候的童謠,不外乎天烏烏跟丟丟銅仔都是從小哼到大的經典歌,因為節奏鮮明和起伏鮮明然後結構簡單題材淺顯也很大眾化,也非常適合教小朋友唱,不僅可以讓小朋友學到語言也可以多認識這個世界!
作者: 烏龍綠2    時間: 2020-11-14 07:16:46

      其實我是要強調現在學校把台語列為「方言」學習比較像是第二語言的感覺.對我而言.台語是在家裡就使用的母語而非為了學習考試用的.會台語真的在工作上或是交際上有很大的幫助,像我就曾經聽過律師跟客戶講case的時候真的很需要用很流利的全台語溝通。
      而且會台語真的在工作上或是交際上有很大的幫助,像我就曾經聽過律師跟客戶講case的時候真的很需要用很流利的全台語溝通。
◎食人一口,還人一斗。
→受人恩惠,要加倍回報。

◎做牛著拖,做人著磨。
→勉勵人能忍受磨練,將來才能有成就。

◎拍虎掠賊親兄弟。
→形容兄弟的情感珍貴可以共患難。
    閩南語的諺語真的很有趣!
作者: st091109300    時間: 2020-11-16 19:13:42

我心中認為的閩南話,是一個比英文更難的語言...
但是又不得不學會他

小時候 阿公阿嬤都是講閩南話,當你不小心說了國語 就是藤條伺候
那時候只好硬逼著學...

學著學著  到了這年代 閩南話 成了 台客的象徵...

作者: KIWI    時間: 2020-11-19 17:33:38

閩南語是家裡主要的對話語言,從小家裡的長輩都是說閩南語
沒有刻意的去學習閩南語,因為閩南語是生活的一部分
現今小學所教的閩南語真是搞不清楚
語言就是要從小從日常生活去多說多聽,自然就會了
閩南語是很優美的語言
喜歡閩南語的俚語或俗諺,很貼近日常生活
尤其閩南語的歌謠,更是百聽不厭

作者: bear223486    時間: 2020-11-20 10:31:29

台灣閩南語作為漢語的一個支脈源遠流長,台灣閩南語從400年前鄭成功進台後開始隨移民混合,漸漸成為島上第一大語言。而廈門在鴉片戰爭後開港,《廈英大辭典》中教會羅馬音翻譯的是廈門話,「由於台灣閩南語與廈門都是泉漳混合,換言之在100多年前,台南與廈門講的閩南語便已非常接近,雖然時間長短不一,但混出來就成為現在基本上算共通的閩南話。」

台灣閩南語有許多名稱,國民黨政權習慣喜歡稱為閩南語,本土政權和民眾則習慣簡稱為台語。這是由於受到思想的影響,外省人多喜歡抱持著有大中國的思想,而不願意不想將台灣閩南語稱為台語,相對台灣在地居民自閩浙地區遷移來台已經有超過五百年,從大陸地區遷移來台而長期定居在台灣的居民,大部分不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會將自己視為台灣的一份子,是已經長久要定居在這裡,和土地有感情的台灣人,也習慣稱呼台灣閩南語為台語,大部分台灣民眾祖先遷移來台灣開墾,其歷史淵源已久,演變至今日,其中已經歷經數代,許多人都已經不覺得自己是來自中中國人,而認為自己是來自台灣的台灣人,台灣人敏遷徙來台居住至少已經數十代,也至少數百年,因此大部分台灣人民有本土意識,而沒有中國的概念,因為台灣人民在島上已經生活多年,對許多一般平常的台灣人民,沒有中國的概念,根本無法了解中國,日常之中對中國的接觸也是非常少,一輩子根本沒去過中國,想要台灣人民有中國思想,更是十分困難,台灣人民對祖先的認識還是以停留在相對較近代的長輩的認識為祖,有的根本沒有祖先是中國人的概念,這是因為從小教育就是告訴台灣人民的小孩,我們的祖先是台灣人,從小就在台灣生活,然後經過數代才來到我們這一代,根本不會記得很早之前來自中國的祖先,也無法得知早期祖先的故事和歷史,所以台灣祖先是中國人這種概念已經十分薄弱,大部分台灣人民無法接受中國的思想和做法,因為對台灣人民的記憶已經太遙遠太薄弱,對於一個一輩子沒去過的地方,陌生的地名,無法接受中國的意識和做法,我在寫這段落的時候,之前是覺得實在不應該反對台灣閩南語改稱台語或台灣語、台灣話等等這類的這種想法,但是後來漸漸又覺得能夠理解為什麼台灣閩南語不可以說是台語或是台灣話、台灣語的一部份,由於台灣境內族群意見不同,甚至產生分歧還會彼此互相攻擊傷害,讓我感到痛心,真是太令人痛心...。

雖然時代已漸漸用中文跟英文取代,但台語裡總能找到一點過往的足跡,象徵著一個年代一個風華歲月,對我而言它是一本書、一片載滿文化的運船,更是台灣味的一個重要語言與記憶。
作者: cc815229    時間: 2020-11-27 02:08:52

我認為的閩南語:
家中很多長輩只會說閩南語 .努力學習和長輩們聊天
小時候學習很慢.說的不是很輪轉. 常常被笑

閩南語也是我和爺爺唯一可以溝通的言語.
我們祖孫也是這樣對談才能聯繫感情

學習閩南語不是文化的傳遞 . 而是情感的交流


以下簡單敘述 閩南語由來 :
在中國大陸,泉州話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語的標準音。至清末五口通商以後,其優勢地位逐漸被廈門話取代。
今日廈門話是閩南語的代表方言。
中國大陸採用廈門話作為閩南語廣播的標準音。
而在臺灣,北中南都各有些微的發音差異,
被稱為偏泉通行腔、偏漳通行腔、海口腔(偏泉腔)和內埔腔(偏漳腔),但由於台灣的交通發達,人口流動大,
以及台灣閩南語電視節目和閩南語歌曲專門採用台灣閩南語混合第一優勢腔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閩南裔台灣人(尤其是城區地帶)的閩南語腔調趨向於台灣閩南語混合第一優勢腔

由於在1930年代以後,西方語言調查的社會科學技術才由留學生引進中國,開始調查中國大陸各地之語言,
「閩南語」一詞大約在1930年代後期才出現(詳見本後文)。
在此之前,約在20世紀初,日本統治的臺灣日治政府即以「臺灣話」或臺語稱呼之。當時的新加坡華人地區即以「福建話」稱呼之。

(翻自由百科)

  

附件: maxresdefault.jpg (2020-11-27 02:08:45, 105.53 KB) / 下載次數 9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4NzM3ODl8M2NjMDA3NDZ8MTczMjI3OTA3MXwwfDA%3D
作者: 丁小二    時間: 2020-12-8 19:33:15

閩南語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語言,而在台灣卻被稱為"台語",我覺得這正是證明了祖先的來處。
記得小時候我聽得懂部分但並不會講閩南語,經常被同學以為我聽不懂而作弄我,但卻經常被我戳穿,甚至還被我反捉弄,而且還可以用聽不懂作為理由而裝傻。
其實閩南語的音比普通話多,例如:普通話的:香港的香很香-其中的"香",只有一個音,但是閩南語卻有三種音,當然還有很多例子,但是我覺得閩南語是種挺有趣,挺有味道的地方語言喔!!
作者: 月影之牙    時間: 2020-12-12 20:13:10

本文最後由 月影之牙 於 2020-12-12 20:25 編輯

閩南語對我來說就是日常在家溝通的語言

其實大都使用很淺白的句子

直到看雲州大儒俠,霹靂布袋戲

才發現閩南語那麼多表情,還能那麼優美

才了解閩南語是接近古代的漢語的語言

唐詩古詞用閩南語的七個聲調唸出來比用國語好聽太多了

推薦可以去聽黃俊雄 大師念的 出師表








作者: qwjimmy0902    時間: 2020-12-13 00:49:18

閩南語 雖然現在很少用到 但是我在家裡基本上跟長輩溝通都是用閩南語  真的不要想說很難說 因為閩南語有很多可以回憶的語言
作者: Angle333    時間: 2020-12-26 15:07:15

台語的歷史佮源流:

目前佇台灣所使用的語言,至少有「河洛語」、「客家語」、「北京語(國語)」、「原住民語」,多種語言。因此要獨獨將「河洛語」稱呼做「台語」,應該要有伊的客觀的條件佮歷史淵源。

依內政部所統計的資料,佇台灣所使用的語言人口比例是:台語(閩南語)74%、客家語12%、北京語(國語)13%、原住民語1%。其中的「閩南語」是一個超地區、超省界、超國界的漢語方言。分佈的地區有福建閩南地區、廣東潮汕地區、海南島地區,另外有江蘇、浙江、江西、廣西的一寡所在,參東南亞國家華僑所滯(住)的地區,比如:新加坡等攏猶咧使用閩南語。佇台灣通稱的「台語」,就是逶「閩南語」演變而來的。

另外在連雅堂先生(連橫)(1878~1936)在「台灣語典」自序有寫:「今之學童,七歲受書,天真未漓,咿唔初誦,而鄉校已禁其『臺語』矣。今之青年,負笈東土,期求學問,十載勤勞而歸來,已忘其『臺語』矣。今縉紳上士,乃至里胥小吏,遨遊官府,附勢趨權,趾高氣揚,自命時彥,而交際之間,已不屑復語『臺語』矣。…」顯然佇將近一百冬前,「台語」已經是一個日常生活的口頭語囉。

為何佇台灣的「閩南語」被稱呼做「台語」?這參台灣四百冬的移民史有密切的關係。佇福建閩南地區的「閩南語」基本上有兩大語系。一個是西晉永嘉之亂(西元311年) 後,中原的「衣冠八族」等士紳避難到福建,以泉州為中心的晉江流域一帶的「泉州話」。泉州話是四世紀的中原音(漢語)與當地土著一小部分的「越語」混合而成的。這是今日咱塊講「台語的白話音」的主要來源。

另一個是在唐朝高宗時期(西元669年),朝廷派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開漳聖王)父子率軍南下平定福建泉州佮潮州之間的「蠻獠之亂」,後來佇泉州佮潮州之間設立「漳州郡」,陳氏父子佮部屬帶來了七世紀的中原語音(漢語)。到了唐朝末年黃巢之亂(西元878年),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攻入福州統一全閩。這批隨王氏兄弟南下的人士,帶來了九世紀的中原語音(漢語)。這前後二批移民大都是河南光州固始人,他們所帶來的語言就形成了「漳州話」。並且也保留了七世紀以及九世紀的中原語音,這就是今日咱塊講的「台語的讀書音」(唐朝的官話)。

到西元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為了經濟利益開墾台灣,派人到福建、廣東沿海招募移民來台,閩南語亦隨著傳到台灣。到了西元1661年四月30日,鄭成功率領滯佇福建沿海的三萬多大軍來台並趕走荷蘭人。這二次的大移民將福建的泉州話、漳州話分別帶到台灣來。這就是目前台灣話(台語)的前身。在受到「平埔族」、「荷蘭語」、「西班牙語」、「日語」、「英語」、「北京話」影響後,就形成今仔日大家塊使用的「台語」。

目前佇台灣塊使用的台語,「鹿港腔」保存了較純正的「泉州話」,而「宜蘭腔」則是保留了較純正的「漳州話」。台灣其他的所在,由於長期的相處、語言交流,形成了所謂的「漳、泉濫」。佇北部音的「漳、泉濫」偏泉州音,而南部音的「漳、泉濫」偏漳州音。
作者: Angle333    時間: 2020-12-26 15:34:26

在網路上,SOGO論壇算是極少數有開闢閩南語,客家語,以及原住民語言的版塊園地,非常難得。

只是在文學與文化創作上,閩南語,客家語,以及原住民語言還是非常弱勢。最大的原因是閩南語與客家語都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依附在漢字之中,然而很多方言詞句是無法用傳統漢字來加以表達的,原住民語言更是如此。
作者: Angle333    時間: 2020-12-26 15:35:06

臺灣話,又稱為臺語、台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泉漳片方言,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並受日語影響甚多。近代以來常以臺語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作者: Angle333    時間: 2020-12-26 15:36:35

無論網路上或電視節目三不五時,常會有人提到「為什麼新加坡人也講臺語?」、「到廈門生活臺語嘛也通!」的話題,這樣的用詞既不精確也不是十分尊重客體,卻是臺灣人習慣已久的用法,在臺灣面向國際化的今日,的確值得我們重新好好審視一下。

現在生活中常稱呼的「臺語」,嚴格說應該是「臺灣地區通行的閩南語」,和語言學中閩南語的各個片區原則上都能互通無礙。這稱呼始於日治時代[1],政府見臺灣閩南人佔較多數,將其語言稱為「臺灣語」,當代著名的文史學家連橫(沒錯,就是連勝文的曾祖父)又在1933年完成了「臺灣語典」,之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很自然便沿用了「臺語」一詞。

事實上,明末到清嘉慶以前移民到臺灣的漢人中,泉漳籍的閩南族群和客家族群的數量大致一樣,時人粗略區分閩籍和粵籍(雖然客家人並非全來自廣東),一直到日治時期結束,客家人依然佔漢人四分之一的比例[2],從今日族群平等的角度來看,日本政府與國民政府皆以閩南人的語言定調為「臺灣語/臺語」,其實在漢人社會便稍欠公允。更別說,從西班牙軍隊到國民政府所有統治過臺灣的政權,花在原住民語言的了解比起漢語方言更是少得可憐,而前者悠久更能代表臺灣。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