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人之大患
[列印本頁]
作者:
李洪元
時間:
2020-8-7 20:26:23
標題:
人之大患
人之大患
老子說:「人之大患,在吾有身。」人有個身體,要吃飯、要睡覺、要穿衣、要化妝、要盥洗、要大小便溺,甚至要營養、要運動、要保健。尤其為了這個身體,七情六慾、種種的欲望,要不斷的滿足他,實在很麻煩。其實,「人之大患」尚不止於此,以下四點,更可看出人的隱憂:
第一、能見秋毫,不見其睫:一個人,能看得見環境上的微塵、沙粒,乃至小小的羽毛、毫髮等,卻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意思是說,人往往看得到別人小小的過失,卻看不到自己大大的缺點。平時眼睛所見,都是別人怎樣不對,如何不好,卻從來不曾好好的反觀自己。所以,人能看得見別人,卻不能認識自己,這是人的膚淺。
第二、能舉千鈞,不能自舉:人的力氣有大小之分,力氣小的人能舉廿公斤、卅公斤;力氣大的人能舉四十公斤、五十公斤,甚至大力士一百公斤他都能舉得起來。但是即使是力大如牛的人,你叫他把自己舉起來,這是不可能的事,他舉不起來。意思是說,人有能力對抗外境,卻往往拿自己沒有辦法。不能做自己的主宰,這是人的悲哀。
第三、能取短利,不懼遠禍:貪圖近利,眼光短淺,這是人的大毛病。人經常只顧近處的利益,不管背後潛藏的危機,只要當下能夠得到利益,能夠獲得錢財就好,至於後果如何,完全不去考慮,因此貪污舞弊的事件層出不窮,此誠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只貪圖近處的短利,看不到未來的隱患,就會有大禍臨頭,這也是人的無知。
第四、能觀天下,不視己過:人可以遨遊天下,可以視察寰宇,可以到歐洲、澳洲、美洲等五大洲遊歷,可以看遍世界的各大奇觀,覽盡世界的美麗風景,甚至分析天下大事,得失利弊、縱橫捭闔,都能講得頭頭是道,但就是看不到自己的過失,這也是人的愚癡。
所以,「人之大患」歸結起來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心,因此不能認識自己,當然就無法自我學習、自我進步、自我昇華。人,應該要「不看外而看內,不看人而看己」,因此「人之大患」有四點,應該去除:
第一、能見秋毫,不見其睫。
第二、能舉千鈞,不能自舉。
第三、能取短利,不懼遠禍。
第四、能觀天下,不視己過。
(星雲法語)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8-8 17:40:04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8-8 17:47 編輯
「人之大患」歸結起來就是看不到
自己的心
,因此不能認識自己,當然就無法自我學習、自我進步、自我昇華。人,應該要「不看外而看內,不看人而看己」
很多人錯以為 當下這個
能見聞覺知
的
心
,就是「
自己的心
」,但佛陀說:
那不是「心」
《首楞嚴經》
我心
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
皆用此心
。縱令謗法永退善根
亦因此心
。若此發明
不是心者
。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 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
此非心
。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心想
生者。因緣和合
假名為心
。
能思惟
的心 或
見聞覺知
心,都只是
假名為「心」
佛陀說,這東西 根本 不是
「心」
但幾乎所有人都在
觀「假心」
,
觀「假心」
無法讓你 真正
認識自己
作者:
serendipity
時間:
2020-8-9 09:56:11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8-9 11:41 編輯
《首楞嚴經》
若此發明 不是心者。我乃無心
同諸土木
。離此覺知 更無所有。
很多人和阿難一樣的說法:
若此
能明白 能覺知
者 不是
心
。若無此
心
,我就和
土木
沒兩樣,
佛陀告訴阿難:
眾生就是錯認此
假心
為
真心
,所以
不能
證得聖果。
《首楞嚴經》由執此生死
妄想
誤為
真實
。是故汝今雖得多聞 不成聖果。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