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41
[列印本頁]
作者:
STARK_01
時間:
2020-8-21 08:34:27
標題: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41
印光大師簡述自傳
光乃犯二絕之苦惱子。二絕者。在家為人子絕嗣。出家為人徒亦絕嗣。此二絕也。言苦惱者。光本生處。諸讀書人。畢生不聞佛名。而只知韓歐程朱闢佛之說。群盲奉為圭臬。光更狂妄過彼百倍。幸十餘歲。厭厭多病。後方知前人所說不足為法。(光未從師。始終由兄教之)先數年。吾兄在長安。不得其便。光緒七年。吾兄在家。光在長安。(家去長安四百二十里)遂於南五臺山出家。先師意光總有蓄積。云出家則可。衣服須自備。只與光一件大衫。一雙鞋。不過住房吃飯不要錢耳。(此地苦寒。燒飯種種皆親任。)後未三月。吾兄來找。必欲回家辭母。再來修行則可。光知其是騙。然義不容不歸。一路所說。通是假話。吾母倒也無可無不可。次日。兄謂光曰。誰教汝出家。汝便可自己出家乎。從今放下。否則定行痛責。光只好騙他。遂在家住八十餘日。不得機會。一日。吾大兄往探親。吾二哥在場中晒穀。須看守。恐遭雞踐。知機會到了。學堂占一觀音課。云高明居祿位。籠鳥得逃生。遂偷其僧衫。(先是吾兄欲改其衫。光謂此萬不可改。彼若派人來。以原物還他則無事。否則恐要涉訟。則受累大小。故得存之。)并二百錢而去。至吾師處。猶恐吾兄再來。不敢住。一宿即去。吾師祗送一圓洋錢。時陝西人尚未見過。錢店不要。首飾店作銀子。換八百文。此光得之於師者。至湖北蓮化寺。討一最苦之行單。(打煤炭。燒四十多人之開水。日夜不斷。水須自挑。煤渣亦須自挑出。以尚未受戒。能令在。已算慈悲了。)次年四月。副寺回去。庫頭有病。和尚見光誠實。令照應庫房。銀錢帳算。和尚自了。光初出家。見楊歧燈盞明千古。寶壽生薑辣萬年之對。並沙彌律言。盜用常住財物之報。心甚凜凜。凡整理糖食。手有粘及氣味者。均不敢用口舌餂食。但以紙揩而已。楊岐燈盞者。楊岐方會禪師。在石霜圓會下作監院。夜間看經。自己另買油。不將常住油私用。寶壽生薑者。洞山自寶禪師。(寶壽乃其別號)在五祖師戒禪師會下作監院。五祖戒有寒病。當用生薑紅糖熬膏。以備常服。侍者住庫房求此二物。監院曰。常住公物。何可私用。拏錢來買。戒禪師即令持錢去買。且深契其人。後洞山住持缺人。有求戒禪師舉所知者。戒云。買生薑漢可以。禪林寶訓卷中。五十四五兩頁。有雪峰東山慧空禪師答余才茂進京會試求腳夫人力書。大意謂。我雖為住持。仍是一個窮禪和。此腳夫為出於常住。為出於空。出於常住。即為偷盜常住。出於空。則空一無所有。況閣下進京求功名。不宜於三寶中求。以致彼此獲罪。即他寺有取者。亦應謝而莫取。方為前程之福耳。近世俗僧。多多以錢財用之於結交徒眾俗家。光一生不願結交。不收徒弟。不住寺廟。自光緒十九到普陀。作一吃飯之閒僧。(三十餘年未任一職。只隨眾吃一飯。)印光二字。絕不書之於為人代勞之紙。故二十餘年。很安樂。後因高鶴年紿去數篇零稿。登佛學叢報。尚不用印光之名。至民三五年後。被徐蔚如周孟由打聽著。遂私為徵搜。於京排印文鈔。(民國七年)從此日見函札。直是專為人忙矣。遂至有謬聽人言求皈依者。亦不過隨從彼之信心而已。富者。光亦不求彼出功德。貧者。光又何能大為周濟乎。光緒十二年進京。吾師亦無一文見賜。後以道業無進。故不敢奉書。至十七年圓寂。而諸師兄弟各行其志。故四十年來。於所出家之同門。無一字之信。與一文錢之物見寄。至於吾家。則光緒十八年。有同鄉由京回家。敬奉一函。仰彼親身送去。否則無法可寄。此時未有郵局。而且不在大路。(今雖有郵局。若無人承轉。亦無法可寄。)次年來南。消息全不能通。至民十三年。一外甥聞人言。遂來山相訪。始知家門已絕。
念佛之法
念佛之法。各隨機宜。不可執定。然於一切法中。擇其最要者。莫過於攝耳諦(詳審也)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行住坐臥。均如是念。如是聽。大聲小聲。心中點念。均如是聽。默念時。心中猶有聲相。非無聲也。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能攝耳諦聽。即都攝六根之法。以心念屬意根。口念屬舌根。耳聽則眼必不他視。鼻必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攝六根而念。則雜念漸息以至於無。故名淨念。淨念能常相繼不間斷。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異名。吾人隨分隨力念。雖未能即得三昧。當與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則或致起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現生已入聖位之人也。故須自量。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