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三卷)5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10-9 07:34:04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三卷)5


清淨,那真正叫有福啊!一點煩惱都不生,身心清淨,境界也清淨。那無所不知是什麼?對別人起作用,有人請教他的時候,


有困難來請他幫助的時候,他是無所不知。所以無所不知是他受用,是般若的他受用,這是供養別人的,幫助別人的。


般若的自受用是無知。我們現在又搞顛倒了,好像自己受用,我知,什麼都知道;別人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顛倒了,


樣樣顛倒,麻煩大了!所以諸位,佛法裡求真正的智慧;真正智慧,記住,不在文字裡面,也不在言語裡頭,


而是在你自己清淨心中;然後拿經典來對照,看看相應不相應?相應了,與佛知見沒有兩樣。要不相應呢?要改過來,


不相應是我們知見有錯誤了。所以經論印知見,印証的,它給我們作印證。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智慧,跟釋迦牟尼佛比較比較,


看看有那些地方相同,那些地方不相同?相同的,我們就保留,繼續保留,證明自己見解沒錯;不相同的要改過來。



這是佛。「芬敷萬行,榮耀眾德」,這是「華」,華是比喻。所以我們在佛前面供花,供花的意思,花代表因行,先開花後結果;


所以見到花,就要想到菩薩無量無邊的行門,代表的萬行,行門。要像花一樣的清香,一樣的美麗,我們的行不能有染污,


取這個意思。花好,果一定好,所以花是代表因行,佛前面供的花代表這個意思。除了佛前供的花,無論在什麼地方,


看到花都是表這個意思;乃至於畫的花、繡的花,或者是金銀做的寶花,全都代表這個意義。學佛的供花乃至於供香,


燃燈,跟一般人供養的意義不相同,它有非常深的意思在其中。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