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先秦諸子論「水」的德性 [列印本頁]

作者: 嗜酒態睡    時間: 2020-10-13 09:18:09     標題: 先秦諸子論「水」的德性

先秦諸子論「水」的德性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闡述水這種自然世界普遍存在的物質,被道德化和人格化,成為諸子百家闡述其道德思想的載體。儒家注重水的倫理性和運動性,而道家從中尋找為人處世之道。


老子以水為師,把上善若水作為人生哲學的總綱。老子認為水善利萬物,具有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的品質,這是七種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即善於處下、心態寧靜淡泊、坦誠待人、言而有信、為政公平正義、鍛煉各方面才能、把握機遇。

《道德經》有言“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老子將其應用在人際關係處理上,認為待人要謙虛低調,不要與他人爭奪利益。只有做到這些就才能擁有像江海一樣包容萬象的氣量,獲得他人的尊重和擁戴。當然,老子的哲學不是消極避世,他的不爭是為爭,無為是有為,這種辯證法思想也是來源於對水的觀察。他認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莊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 莊子在他的著作開篇營造了一個氣象雄渾、波濤浩淼的大海——北海,北海有一隻大魚,名字叫鯤,它的體積有幾千里。一天,鯤化成一隻大鵬鳥,奮力飛出大海,那綻開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彩。這只大鵬,隨著海上洶湧的波濤向南海遷徙,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乘著海面吹起的狂風盤旋而上直沖九萬里的雲霄,它整整用了六個月的時間才遷徙完畢。在這個寓言裡,大海、鯤鵬的意象象徵著精神的絕對自由,代表著道家追求的獨立精神和人格。

先秦時期其他思想流派對水也有各自的研究。

託名管仲著作其實書出眾手的《管子》,稱讚水為“具材”,認為水是一種具備一切優秀品質的物質。水柔軟而清澈,能洗去人身上的污穢,這是水的仁德。計量水不必用測量器具,流到平衡就停止了,這是水的道義。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這是水的謙卑。


孫子經過觀察和思考,發現水形與兵形十分相似,水流的規律是趨下避高,因此他認為用兵的規律也應該避實就虛。孫子認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水沒有固定的流向,隨著地勢改變方向和形態,行軍打仗也要因時因地制宜,不可拘泥保守、墨守成規。

來源:道站



附件: 88-1.jpg (2020-10-13 09:17:52, 35.43 KB) / 下載次數 1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3NjIxNDh8MTIzNDRlNDh8MTc1NDM1OTU4OXwwfDA%3D

附件: 88-3.jpg (2020-10-13 09:17:54, 80.97 KB) / 下載次數 1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3NjIxNTB8MDZmNGI3NGN8MTc1NDM1OTU4OXwwfDA%3D

附件: 88-2.jpg (2020-10-13 09:17:53, 51.68 KB) / 下載次數 10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g3NjIxNDl8NjhjYzRmY2N8MTc1NDM1OTU4O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