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十卷)2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10-30 05:47:13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十卷)2
我們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這是妄動,這是迷;回過頭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把那些妄念都換了,
取代了,把它換過來了,那麼阿彌陀佛就是自性覺,念阿彌陀佛就是自性覺,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就是念無量覺。
那這樣我們念無量覺就好了,何必念阿彌陀佛呢?但是念無量覺,一種功德;念阿彌陀佛,兩種功德,不一樣。
因為阿彌陀佛確實有其人,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有四十八願;十方世界的眾生,只要執持他的名號,發願往生,
臨命終時他一定要接引,所以有雙重功德,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那麼法寶是自性正;實際上自性覺,就是儒家講的誠意,
自性正就是正心,誠意、正心,這是自性正,在佛法裡面講正知正見。什麼樣的見解是正知正見呢?我們簡單說個很粗的相,
不帶著私心的見解都比較上正確一點,一加上自私,那個見解全就錯了。所以凡是一樁事情要想到自己切身利害,這個見解決定不正確,邪知邪見。
所以佛法教給我們,起心動念要想眾生,要想一切眾生的利害,不但當前眾生的利害,還要想到後世眾生的利害,
這個見解就比較上要正確一點。我們今天俗語裡面講,客觀、主觀,凡是主觀觀念的,都有錯誤,有過失;客觀比較上要明朗一點,
要正確一點,這是從初淺上來說。所以皈依法,法,狹義的指經典,經典是佛的知見,正知正見。我們要把自己錯誤的見解,
錯誤的思想,從那裡回過頭來,回過頭來要依佛知佛見,這是皈依法,所以佛法是自性正。因此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消歸自性,
這個才有用處;不能消歸自性,這個佛法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與我們不相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