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十六卷)1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11-17 05:59:23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十六卷)1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





請翻開三十四面,「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


這是說明懺除所對的境界,註解裡頭註得很好也很重要,第一句就是遍於法界,諦閑法師註上說有兩個意思,


第一「三業俱一思為體。」這個思是心所,與八識相應的五遍行裡面的思心所,思遍法界,我們的業也遍法界。


第二個意思,「三業俱是因緣生法」,前面講惡業遍法界,第二個意思講可以能懺除,為什麼能懺除?因為它是因緣生法,


既是因緣生法,必定是沒有自性,當體即空,真正要悟入,業障不是不能夠懺除的。



那麼下面所講的這就是辨別我們所對的境界,我們在佛面前懺悔,大師這幾句話說得也非常之好,小註第三行「次二句正辨所對,


昔因親近惡友,違背良師」,所以才造罪業,那麼今天我們回頭了,「今於十方諸佛前誠心懺悔」,發心、發願改過自新,


所以特別著重誠心這兩個字。懺悔要在事實上要做到,要能夠表現出來,第一個常常自己能夠責備自己;求別人來責備你,


不會的,給諸位說一般人不會得罪人,不會給你做怨家對頭。你想請一個人來責備你,請不到啊!所以菩薩遇到有一個人責備他,


他感恩戴德永遠不忘,為什麼呢?真找不到。世間能責備你是誰?你的父母。在過去有老師,現在老師都不責備了,從前老師是責備學生的,


現在老師不敢責備了,責備怕你去告狀去,告他去,所以老師也省事,老師對學生就不負責任了。所以找一個責備的人相當不容易,必須要自己檢點,自己要責備自己,這個要做到。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