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二十三卷)2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12-7 05:56:25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二十三卷)2

看親聞記在第五十八面,也是這一段的註解,兩個本子合起來看,意思就更完全了,「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此總合也。」


就是合前面的比喻。「生死喻曠野,菩提喻樹王,迷悟之別耳。迷為眾生,悟成樹王。」樹王是比作佛,「樹根即眾生者,不觀眾生之相,而觀眾生之性。


眾生性即佛性,故眾生性即菩提性也。」「諸佛菩薩而為花果者,謂從眾生修成故。」「饒益即利益也。」「令知有成佛種性,依法修行故。眾生心性即成佛正因,喻樹根。佛喻樹王。法喻親切。」



底下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但要見著眾生之佛性樹根,見得真實,自然能向樹根澆水。如念佛要望樹根念,參禪要望樹根參,


習觀要望樹根觀。古人云,一念不在,即名死人。不望樹根參禪念佛習觀,即是盲修瞎練。然樹王須因圓果滿故難見,樹根依於教典,


諸佛一再指示,故易知。雖易知又易迷失,以易迷失故,大樹難以長成。此是修行者入手緊要關頭,宜特加注意,不可輕忽。」


這一段念了以後,我想諸位不難體會,佛祖一再要強調修行決定不能捨棄眾生,決定要恆順眾生。用什麼恆順眾生呢?用十大願王恆順眾生,


所以禮敬、讚嘆、供養,一直到迴向,都是以眾生為第一個對象。諸位想想能夠敬眾生,那裡還有不敬佛的道理,你禮敬諸佛才會圓滿。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