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二十三卷)10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12-9 05:37:12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二十三卷)10

那個布施雖然布施出去了,比割肉還痛;布施之後又後悔,布施是布施了,將來財能不能得到?能得到,要受很多辛苦才得到,


你現在賺錢好不容易啊!為什麼呢?以前你布施不痛快嘛!所以才招來這個果報;你要是痛痛快快布施的,那你就不一樣,


今天得的財富就不相同了。譬如供養法師,你在家裡辦個齋,請法師到你家裡去應供,你這有福;將來你自己有福報,你賺錢要到外面去賺,


很辛苦地賺來。你要做了好菜送到法師那裡去,恭恭敬敬送到那裡去供養他,將來你的錢不費力氣自然來了。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迴向是大學問,把你的功德統統迴向掉,迴向實際上把你的功德擴大了,絕對不是減少了,


而是擴大了,而是將功德發展到圓滿了,所以這個一定要知道。



那麼這就是把自己所修的善業趣向三處,迴向向三處,「一向眾生,名迴自向他」,你看跟華嚴經的教義完全相應,我們所修一切善法為誰修的?


為一切眾生修的,一點點的善事都是希望這個善都給眾生,成果都獻給一切眾生。「二向諸佛,名迴因向果。」諸位要記住不能迴向眾生就沒有辦法迴向諸佛,


這是一定的道理。諸佛前面講的是花果,眾生是樹根,沒有根那有花果呢?「三向實際,名迴事向理。」我們修善是事,希望事與理能夠相應,事有限,


理是無限的,事是有局限的,小小意思;理是無量無邊,所以事與理一相應,那功德真是無量無邊,叫稱性的功德。理是性,事是相;相有局限,性沒有局限,這樣修念念都是圓滿功德,所以一定要迴向。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