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二十九卷)10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0-12-28 06:17:13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二十九卷)10

一切趣中成宿命,這就是受持佛法了。我們不管在那一道,因為學佛不是一生,生生世世,無論我們是什麼樣的身分,


在那一道是以那一種身分,要緊的是要知道宿命。為什麼?知宿命就不會退轉;如果我們再把範圍再縮小一點,那就是知因果,


知因果也就是知宿命,我們一定明瞭善因結善果,惡因得惡報,清淨因一定得清淨果報,這就是成就宿命智。唯有深明因果的人對於自己的修學、就是學佛才能有堅定的信心。



常得出家修淨戒,出家,前面跟諸位說過家有四種,此地所說的出家不是指我們自己的家庭,不指這個;如果要指這個的話,


我們展開前面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五十三個人,只有五個出家的,其餘絕大多數沒出家,那這話就講不通了。此地出家是講出無明之家,


出煩惱之家,換句話說,有在家出家,他身示現的是居士身份在家,實際上心出家了,他出了煩惱家了,出了無明家了,是講這個,這才叫修淨戒。


淨戒以本經來說,梵行品是淨戒,淨行品也是淨戒;淨行品是初學的,梵行品是菩薩戒、心地戒,這是華嚴經本經裡面所說的。



下面這一句「無垢無破無穿漏」是講持戒清淨莊嚴,戒律清淨,不破戒,不穿戒,不漏取戒,就是條條戒都修得圓圓滿滿,清清淨淨的,這是講心地戒品,


這是修行的根本,這兩句也就是護法。所以我們要護持佛法,護什麼?護自己的身心清淨就是護法,為什麼呢?清淨心成佛,身心不清淨就成不了佛了,


無上菩提就不能證得了。為了要求無上菩提必須要護自己的身心清淨,要明白這個道理。底下是講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以及所有一切眾生,


「悉以諸音而說法」,這是願受法輪,受是接受,從這一首偈來看,真的,確確實實這是不可思議的華嚴境界。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