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三十一卷)16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拉布拉    時間: 2021-1-6 05:57:25     標題: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三十一卷)16

所以一切眾生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不相同、願望不相同、意識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佛就用種種方便,一定是叫你樣樣都適合,


你修學起來不費力,很容易就成就了,「普門遍入大乘力」,他有這種特殊的能力。第三是「智行普修功德力」,我們把這幾句合起來念,


「威神普覆大慈力,遍淨莊嚴勝福力」,這三句都是佛依他自己證得的境界而說法的,所以是隨真諦而說的,令一類眾生從這些法門裡面覺悟、開悟了。


修行一定要依靠智慧,智行就是般若波羅密,什麼叫普修呢?修,前面跟諸位說過,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可以說太多太多了,


但是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身、口、意這三方面,所以我們叫三業的行為。三業的行為如果違離了般若波羅密是智慧,如果是迷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是覺而不迷,


那就叫智行;一切行為都能依理智而不迷惑,那叫普修,這樣才成就功德。



功德是指定慧,定就是清淨心,就是一心,慧就是樣樣都明瞭,所以這個是依真諦。「威神普覆大慈力」著重在慈悲,對一切眾生要以大慈悲心來對待。


譬如說我們今天見到一個惡人,有同修告訴我總是看不順眼,那麼在這個時候你就要修大慈心,如果你要是不肯接近,換句話你就是不肯修慈悲心;


這個境界就是叫你修大慈悲心,你果然在這裡把大慈悲心修成了,那個惡人就是你的善知識,就是菩薩,沒有他,你的慈悲心從那裡修起?你不能修。


所以善財五十三參裡頭甘露火王,那好凶惡的人,你們一生當中所看到的惡人沒有善財遇到的凶惡,看看經上甘露火王,勝熱婆羅門,遍行外道,


那都是我們看到非常討厭的人,不喜歡接近的人;善財童子去參訪他,為什麼呢?成就大慈大悲;他是菩薩,他是佛,你不願意接近他,


那你就是不願意接近諸佛如來。因為你接近他成就你自己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慈悲、無量的清淨,所以諸佛菩薩一天到晚圍繞著你,你不肯接近有什麼法子。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